说到生姜大家都认识,在很多人的眼中生姜就是属于日常的一种调味品而已。不过在中医眼里,生姜不仅仅是调味的,它还是一个功效非常好的中药材。下面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冬天吃姜有什么好处吧~
冬季吃姜有这些好处散体寒、防感冒
进入冬季后,由于天气的原因,气温不断下降,女人最怕受寒,不但身体缺水干燥,饮食也是开始变得重口味,还吃得多,就容易导致很多出现一些肠胃的问题。而稍微吃点凉的东西吧又会出现肚子疼或拉肚子。此时吃点姜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因为姜本来是温性食物。而且此时容易出现一些风寒感冒,吃点姜也能起预防作用。
其实我们也知道冬季肠胃经常闹脾气,因此腹泻腹痛的情况常常发生。而生姜对于腹痛或者是腹泻有极大的治疗效果。
胃寒者喜食热饮、早晨喜干呕清水,这样的胃寒者,可以多食姜以暖胃。如果平时就有胃寒,且吃了一些寒凉的水果,最好及时服用一杯生姜红糖水,以暖胃驱寒,避免身体受到寒的伤害。
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姜还可以提神醒脑,有些人吃过生姜之后,会出大汗,人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服。当然,此时千万不可受凉,此时受凉,往往会发生寒包火。
冬天吃生姜不必去皮中医认为:生姜肉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女性经期受寒及寒性痛经者。而生姜皮性味辛凉、微寒、止汗,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因此生姜在用于上述病症时最好是去掉皮,以免妨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功能。
但生姜在用于治疗水肿时最好不要去皮,特别是当这类患者有便秘、口臭、痈疮、痔疮等内热症状时,更应使用生姜皮,而不是生姜,这样就可以避免热性的生姜阻碍姜皮散火除热、利水消肿功效的发挥。
至于生姜入菜,为保持生姜药性作用的凉热平衡,一般不必去皮,洗净即可,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在烹调羊肉、火锅等热性菜肴时,最好是放不去皮的生姜,只有在食用螃蟹、苦瓜等寒凉性菜肴时或脾胃虚寒者,才建议去掉生姜皮。
生姜和干姜的区别生姜
生姜具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功效。尤其在在解热、止呕和解毒3个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所以在临床上,生姜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的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以及胃寒呕吐、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经期腹痛;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干姜具有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等性能。尤其在暖胃、通脉具有独特功效。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亡阳虚脱、手足厥冷及咳喘之症等。干姜不可直接食用,常和其他中药配伍组方煎汤服用。例如,用于脾胃虚寒的理中汤,寒饮咳喘的苓桂五味姜辛汤等,其中均以干姜为主药之一,另外,当阴寒所致亡阳虚脱时,可用干姜加附子以增强祛寒作用,具有回阳救逆之疗效。
现代药理证明,生姜既可内服也可外用,食用一般用子姜,药用宜用老姜。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用法:
治疗风寒感冒
1.姜苏茶:取生姜20克、紫苏叶30克,水煎温服。
2.生姜红糖水:生姜30克、红糖1块,水煎温服。
3.生姜磨汁后加热浓缩,以姜油涂擦太阳穴、人中及后颈部。
治疗腹痛腹泻
1.生姜烤焦研未,与米汤混合饮用,对腹泻有较好疗效。
2.生姜片贴敷肚脐,适于腹泻腹痛等脾胃虚寒者。
治疗风寒咳嗽
1.取30克生姜磨汁,以温盐水冲服。
2.生姜20克、陈皮15克,煎汤温服。
3.生姜磨汁后加热浓缩,以姜油涂擦前后肺部。
治疗呃逆呕吐
1.生姜、白芍各15克,甘草6克,煎汤温服。
2.生姜切片含在嘴里,预防晕车呕吐。
治疗食欲不振
1.生姜切丝在沸水中稍泡一会儿,捞起加入少量盐及葱花食用。
2.姜绿茶:生姜3片、绿茶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治疗腰酸背痛、关节疼痛
1.生姜去皮后以湿草纸煨熟,用煨姜擦按腰背部或关节,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
2.生姜磨汁后加热浓缩,以姜油推背或按摩患处,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推荐冬天姜食疗方1姜粥
材料:高良姜末15克,大米克。
制作:先将高良姜末置粥锅内,并加入清水毫升,用中火煎至毫升,去良姜渣,再放入洗净大米用文火煮成糜粥。温热服食,能温胃行气,散寒止痛。
材料:红茶6克,老生姜10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红茶叶与老生姜加清水煎茶,待温时,调入蜜糖饮用,可以温中散寒,健胃消食。
材料:生姜克、菊花20克、蜂蜜ml。
做法:
1、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
2、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
3、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
医院
住院患者享有的国家医保政策
城乡居民(农村户籍人群和城乡居民)住院患者
_清苑区
医院
其他
医院
保医院
起付线
元
元
元
报销比例
75%
75%
70%
注:医院住院患者医院住院患者少负担起付线元,同时,使用医保范围内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中医治疗项目,报销比例提高5%,为80%。
城镇职工住院患者
_在职职工
退休职工
起付线
年内第一次住院元,
年内第二次住院元,
年内第三次住院元。
同在职职工
报销比例
年内第一次住院85%,
年内第二次住院87%,
年内第三次住院89%。
年内第一次住院88%,
年内第二次住院90%,
年内第三次住院92%。
各科室联系电话
科室
电话
院办室
即报处
公共卫生科
院感科、护理部
医务科、质控科
药剂科
内二科
风湿病科门诊
外科门诊
外科住院部
内科住院部
风湿病科住院部
骨伤科
儿科
眼科
检验科
彩超室、碎石科
煎药室
放射科
长按下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