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欧洲在拖世界的后腿吗
作者:丁刚 华盛顿金融峰会的帷幕已经落下,新一轮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开始启动。就在欧盟国家不断提高嗓门,试图使这一改革更加符合自身利益需要的关键时刻,欧盟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这个令欧盟很不舒服的数据表明,欧元区15国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2%。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定义,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就可以被确定为衰退,而欧元区第二季度的GDP已经下滑了0.2%。据此,可以准确无误地说,自1999年成立以来,欧元区已经首次陷入了经济衰退。有分析人士警告说,此次衰退恐将持久,最糟糕的时候还在后头。 欧盟会不会拖住全球经济的后腿?这是国际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欧盟这么大的经济体如果深陷衰退,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从总体上看,欧盟的实力很强,欧盟是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出口商和第二大进口商,拥有全球领先的服务贸易实力,并且是全球最大的投资方和首要投资目的地。但是,欧盟内部的一体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活力,再加上高福利的负担,使欧盟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步履沉重。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曾在一份有关欧盟的报告中,对欧盟经济状况作了一个非常精确而又简练的总结:“一种货币、两种增长模式”。“一种货币”是指在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方面,欧盟成员国必须奉行的统一标准。而“两种增长模式”则是指老成员与新成员之间的区别,比如像法国、德国这样的福利国家,面临着财政赤字、失业率高、福利难以为继和老龄化的老问题。而新成员国又必须严格执行欧盟的规定,不能再靠货币贬值这样的老办法来提高出口竞争力,内部改革的压力和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在不断增大。归根结底,两种模式的矛盾会使一种货币的政策执行更加困难,会影响到欧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与美国相比,欧盟的经济发展不仅缺少动力,二者的生产率差距也越拉越大,此次公布的欧元区的数据就表明,它甚至还不如金融风暴的发源地美国的经济表现;而与新兴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新兴国家相比,欧盟的竞争力优势也越来越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种货币、两种模式”不仅会意味着“一个分裂的欧洲”、“一个更加保守的欧洲”,也可能会预示着“一个衰落的欧洲”。 由此,我们看到了欧盟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尴尬境地。金融危机无疑使欧盟国家深深地感到,在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中,欧盟如果不能努力去做积极的规则制定者,就只会成为别人的垫背。但是,欧盟要想真正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并不在于嗓门有多高,而在于它能否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和实力。 任何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定归根结底都是由实力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也不例外。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可以说是不同实力之间分配的一个结果。随着实力的变化,这个秩序需要做出调整,但调整不过是按照实力变化而进行的重新分配而已,它最终反映的还是不同经济体的实力。 欧盟的现实表明,它现在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不是能不能以一个声音说话,不是能不能创立出新的规则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是能不能使经济的发展保持较为一致的前进步伐。这也是世界的担心所在。 作者系北京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