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永不变,技巧天天见,
欢迎收看新一期生活技巧小解析!
直到十一岁,我才吃到人生中一个汉堡。
火车上,我妈说,女孩子就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会有气质,她问我去了北方最想干什么?我憋了半天想了想。
爬长城,吃汉堡。
我妈看着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她哪知道,爬长城和吃汉堡,已经是我对北京这座城市所有想象力的极限了,我妈也同样也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意识到我比他想象中好要土。于是我们下了火车还没来得及放下行李,她就冲到麦当劳给我买人生中第一个汉堡。
我十一岁,汉堡是胡椒味的,怀着忐忑又激动的新鲜劲,我捧着软软的汉堡认真的咬了一口,又认真的咬了第二口。
崩溃。
又黑又黏的胡椒酱,滋味奇怪,难以下咽。我抬头看看我妈,再看看周围,大家明明吃的比我香。由于担心我妈再次嫌我土,我勇敢地的把汉堡吃完了,心情非常复杂。
可谁知道这种被世界背叛的感觉,经接踵而至。
第一次喝到酸奶,第一次吃到从水里捞出来的不仅不带汤还要蘸醋的饺子,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尖椒肉丝还有甜甜腻腻的京酱肉丝,第一次端起撒了葱花和香菜的咸豆腐脑,第一次遇到放糖不放盐的西红柿炒鸡蛋。我狭隘的味觉突然就慌了。
当我第一次涮北方的清汤火锅,发现锅底居然没有猪蹄和土鸡的那一刻,我不屑一顾的心这清澈见底的一锅水,也算是火锅?但是新鲜的羊肉放在锅里烫一烫,往芝麻酱里蜻蜓点水,味道真是美味。
我妈带我吃遍了北京,又一路北上,吃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从中国人的小馆子出到俄罗斯人开的餐厅,口味跨区域跨民族,食材上天入地。那个寒假,我的每顿饭都是盛宴,我鼓励自己在带着冰渣的生拌牛肉的振作,也纵容自己在晶莹剔透的锅包肉里沉沦。
我回味着北方才有的盛宴,胃口大开,青春期长身体,无肉不欢,初中毕业,学校体检,班主任语重心长地提醒我注意身材,让我考虑减肥,我觉得他们多管闲事,我一笑而过。
我家虽然深居内陆小县城,但米缸里永远都是我妈从东北运回来的香喷喷的大米,饭桌上随时都能从平平淡淡的鄂西风味变成精致的粤式小炒。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回家,我还要风卷残云,就着中午的剩饭剩菜饱餐一顿,有一回我一口气吃了半个电饭煲的放,我妈忍不住大发雷霆。
她骂我是猪,说我成绩不好,饭都白吃了。
虽然,胖是一种无法呼吸的痛,但是我一想到没肉吃,我变更加心痛。我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始终无法割舍年少的记忆里的锅涮肉,觉得人生得意须欢,便毅然决然离开小县城,到北京念大学。北方有盛宴,却气候干燥。我因为水土不服,刚到北京的那一年,医院报到。打点滴,体重直线下降,减肥效果强过任何减肥药,人一瘦,肆无忌惮,吃的更多,常常跟朋友三五成群,大街小巷地胡吃海鲜。
朋友笑我吃起肉来像个男人,成本太高不太好嫁人,问我如果一顿没肉还能不能吃的下饭,我一听就急了,说不能,绝对不能没有肉。我外婆总说,人有多大胃,就吃多少饭,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世事无常,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
外皮说的对。
我妈得了绝症,整整十八个月,我一口肉也没吃过,也照样把没把每顿饭都吃下去了。那时候病急乱投医,束手无策跑到雍和宫跪了三小时,发愿说只要我妈身体健康,我愿意吃素不杀生。我妈知道后气急败坏,说我书都白读了,太愚味。
小时候信誓旦旦的说我要吃遍全球,可眼下,走到北京,已经是我能从家里走出来的最远的地方。风风光光的北方盛宴,恐怕再使劲也推不到高潮了吧,因为生命里真正的高潮早就出现了:
我妈撸起袖子,在厨房三下五除二露一手,凉拌木耳,白芍芥蓝,西瓜炒蛋,清蒸老虎斑,配一碗干贝白菜汤,舔一碗喷香的白米饭。
四菜一汤,尽是滋味,千金不换。
今天鹿小编就带领小伙伴们科普到这里了,有喜欢鹿小编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