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扶贫路上追梦人省住建厅驻商城县田湾村
TUhjnbcbe - 2023/1/15 21:05: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6/9283952.html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巨成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宏冰通讯员杨绪伟

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言行践行初心,争做扶贫路上追梦人,用双手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贫困户们,托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他就是省住建厅驻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第一书记李育军。

传承革命经典,筑牢“红色梦”

大别山是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造就了金刚台上红旗不倒的神话。发挥这一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抓牢基层党建工作,丰富村民党建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激发基层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无疑成了李育军做好驻村工作的第一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秉持“建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完善一套制度”的工作理念,坚持“四议两公开”,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相关内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课教育和党员活动20多次,建设党群文化阵地4处,开展大型活动6场,及时传达党的声音,强化党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领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2年来,为充分发挥派驻单位优势,田湾村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共投入资金约万元,新建占地20多亩的红色文化公园,设置红军雕塑、五星广场,革命史浮雕、入党誓词、英烈展板等;新建田湾党员政治生活馆,展示商城县革命史、河凤桥乡发展史和田湾村变化史,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有故事、有记忆、有温度的红色文化;建设了文化大舞台和群众大会堂等党建基础设施,为田湾村宣扬传播红色历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引导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拥护党的政策,激发向党行善、脱贫振兴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文化活动。“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助脱贫”,李育军多次组织党员义工队参加义务劳动,坚持“晒家训、立家规”,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先进工作者”、“带贫之星”、“脱贫之星”及优秀党员的评比活动,在广场舞、腰鼓队等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引入八段锦、太极拳等健康运动项目,母亲节、重阳节举办孝亲敬老活动,七一建党节慰问老党员,八一建军节召开复转退伍军人军属座谈会,以先进的思想、健康的文化和党的关怀推进扶贫扶“志”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党支部组织为田湾小学捐赠图书,开展辛勤园丁座谈会,建设约平方米的田湾小学操场,协调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捐赠贫困学子救助基金余元,救助学生36人,结对帮扶3名困难学生。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主旋律,引领了正能量,有效地提高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头脑、融入支部、融入日常、融入家庭,以家风带社风,以社风促民风,进一步唤醒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觉悟,为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打下扎实的基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田湾村实现了全县第一个在文化广场安装大型液晶显示屏、第一个新建村级红色文化公园、第一个建立村级党员政治生活馆、第一个设施完备的村级学校操场、第一个建有儿童拓展训练基地、第一个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六个第一”。

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金色梦”

仓廪实而知荣辱,产业兴带百业旺。经过努力,田湾村的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村风村貌明显改善。通过一年多的驻村实践,李育军深知要想实现全面脱贫,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要为田湾村“养几只能下金蛋的母鸡”,帮助其变依靠上级“输血”为主动自我“造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他积极争取县扶贫资金50万元,增建了一组60千瓦光伏发电站,使其总容量达到千瓦,并网发电后,村集体经济每年可收入20-30万元。最关键的还是以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为基础,挖掘自身潜力,开发优势特色资源。

2年来,李育军带领田湾村两委班子多次走访调研,了解到商城县南部山区年产毛竹万吨,田湾村及周边的水竹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当前的毛竹仅用于制作建筑跳板,而且受到新型建筑跳板的冲击,毛竹跳板的市场严重萎缩;水竹仅用于制作拖把杆,每年都有大量的竹子自然死亡枯烂,

资源大量浪费。考虑到田湾村临近商淮路、沪陕高速及商城县火车站,交通发达运输方便,再加上本省几乎没有竹筷、竹签、棉签等产品的生产厂家,市场前景看好,田湾村决定自己创办一家以竹木资源为主的竹木加工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解决田湾村建厂的资金问题,年4月,李育军通过省住建厅广泛号召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先后募集爱心企业善款多万元,终于在今年3月使田湾村竹木加工厂顺利建成投产。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工厂按照“合作社+村两委+爱心人士(企业)+村民+贫困户”的带贫机制运行,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家庭帮助、大病家庭救助、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为了化解生产、市场、管理风险,李育军通过聘请专业人员到厂担任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和把控,在实践中为当地培养技术骨干,同时与全国卫材之乡——长垣县卫材主产乡镇(厂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证竹签的保底销售额。

就这样加工厂从竹筷、竹签、牙签、日用棉签等简易产品开始,逐渐开发生产竹制板材、工艺竹编等,后来还上马了竹炭加工设备,使生产边角余料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至今已创造收益40多万元,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让4户贫困户彻底摆脱了贫困。

激发内生活力,培育“绿色梦”

在“晒家训、立家规”、孝亲敬老、慰问退伍军人、文明公民评选等一年20多次的党建文化活动的影响下,田湾村吵嘴打架、喝酒打牌的不良风气明显减少了,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的巨变,吸引了在外能人回乡创业,有效地激发了村子的内生动力。外出党员熊世祥积极返乡创业,带动党员熊兴港、熊兴伟共同投资近1亿元,流转土地近千亩,发展特色种植、建设农耕博物馆、亲子游乐园、动物园等项目,投资天润文旅田园综合体;共产党员祝贞峰成立蓝康高科合作社,种植蓝莓亩,带动93户贫困户;村干部黄守彬带头成立田湾田沁龙虾养殖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功人士赵吉宽积极捐款支持村里的公益活动;致富能人肖贵昌新建肖家寨生态园,种植果园亩,水面养殖亩。

看到他们带来的“活力”,李育军兴奋地睡不着觉,脑海里也有了新想法。

村里自然田园风光优美怡人,发展乡村旅游再合适不过了。说干就干,召开村组会议、确定发展思路、分节逐步落实。依据各村组特点,赵老湾、刘中湾利用亩闲置水面搞起了“荷虾共养”、“稻虾共养”,以祝家庄生态园、大丰收田园综合体、肖家寨生态园为龙头,拓展成了亲子乐园、水上乐园、草莓园等,茶园组、大竹园组、田湾组和下畈组都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点。经过多方探索,他们又引种了亩冬桃和红梨、20亩丹参、60亩白芍,将中药材种植确定为田湾村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项目有了,基础设施得跟上。李育军积极邀请规划设计专家对田湾村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实现村组点线结合,相互连通,全面推进桃花、梨花、油菜花、荷花、樱花、紫荆花和菊花等多彩种植,把田湾村变成四季有花海、四季有果实的全域旅游村,使之成为商城县城的后花园。

田湾村在省住建厅连续多年的对口帮扶下,在驻村第一书记李育军等人的接力引领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截至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76%,只有4户15人未脱贫,曾先后荣获“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省级“生态村”、“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扶贫开发先进村”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红旗村、明星村。

编辑:刘宏冰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贫路上追梦人省住建厅驻商城县田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