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别名将离、离草,属五桠果目,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
芍药,耐寒冷,喜冷凉气候,不耐水湿,与花中之王牡丹齐名。芍药的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观赏价值高,是园林应用和切花的优良花卉植物种类。此外,芍药含有芍药苷和芍药甙等多种药物成分,具有扩张血管、降压镇痛、清热解痉的作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芍药花形状有圆桃、扁桃等数种。叶状披针形,绿色,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内萼片3枚,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以作为观叶植物。芍药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竟是2花或3花并出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倒卵形,雄蕊多数。
芍药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现在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瓣可达上百枚,有的品种甚至有枚,花型多变。一般芍药在5~6月份开花。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鲜脆多汁,入药,赤芍、白芍是加工方法不同。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白芍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赤芍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
芍药是春天百花园的压台好花。每当春末夏初也就是5~6月,红英将尽,花园显得有点寂寞的时候,芍药正含苞欲放。要是适巧碰上一夜轻雨,清晨便会见芍药花烁烁盛开,婷婷婀娜。其花型有的如楼,有的如冠,有的如碗,有的如盘,也有如绣球,如马鞍的,点缀在绿叶丛中,给寂寞的花园带来生趣。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