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的这个县,人口超过万,还有可以一吹就通气的挂面,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四川这个县有万人因为一条河得名文化艺术发达
标签:中国四川人文旅游地理、四川德阳中江、人口万产挂面的县、县域城市风情风俗游、城市人文旅游地理随笔散文
笔者要说的中江,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地方,它的名气,我觉得,如果你没有去到这里之前,会说出过一个大英雄黄继光。而笔者觉得,你只有真正走近了这里,才会发现,中江也是有着许多美好的值得人们去体验一下的。
中江位于成都市的东面地区,早先时候属于绵阳市管辖,后来就划给了德阳市,如今仍然属于德阳市的辖区,这个县的区域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乡镇达到了45个,管辖的人口有万余人,也是德阳市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因为逐渐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加上成达铁路,成南、成巴高速等陆路通道的网状分布,已经成为成德绵、成南渝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显得更加明显。
而笔者觉得,中江县因为一条河而获得了这个称呼。这条河如今称为凯江河,也是中江县的母亲河,这条河原来叫着罗江,其发源于安县的鹿巴山的凯江,这条河由北向南流淌,穿越调元镇,进入罗江区城,然后再流经蟠龙以及德阳市旌阳区的通江,然后进入中江县最终在三台县汇入涪江,也是涪江的一条支流。而中江县的得来,恰恰是因为这条河流流经的地理位置,到了北宋时期,也就有了中江县的名称,这个名称的使用直到今天,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一个名称的久远也是令人无话可说了。
在中江县存在着两大河流水系,即涪江水系和沱江水系,两条水系的分水岭就是龙泉山脉。以这两个水系为主,它们在广阔的中间境内涉及的河流达到了98条,主要河流比如凯江河、继光河、苍山河等共有15条,它们的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因此,中江县的气候湿润就是因为这些河流的存在。
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中间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比如仓山大乐、仓山太婆龙、积金火龙、广福桃花龙、仓山木偶戏等等。尤其是苍山大乐,这是流传于仓山地区的一种属于民间打击乐类的锣鼓乐。传说这种锣鼓类的打击乐最先开始于周文王时期,但是周文王为了庆祝战斗胜利,就利用这种热烈而欢快的音乐表演来表达人们内心的喜悦,同时也是鼓舞士气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成为“音乐的活化石”。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也为中间的特产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保障,比如属于中间的手工挂面、八宝油糕、丹参、白芍、中江柚、双龙粉条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当地土特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而笔者认为,在其传统的手工艺术方面,成就最大的应该是属于土特产类的中间挂面,中间挂面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特色。中江挂面的创始,大概实在南宋的绍兴年间,在元代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这种挂面的特点是,在外表看来,似乎与市面上那种普通的银丝挂面没有什么两样,而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了,那么,你就失去了一次了解这种工艺的机会,这种挂面的最大特点是,别看其细如银丝,但是其中间确实空心的,对着嘴吹,会通气,也因此而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笔者对于这种挂面的印象已经有了30余年的记忆,当年出远门的时候,我带了一些准备送给远方的恩师,却没想到无意之中解了我的没有盘缠之围。但我三十年前乘坐火车抵达西北地区的一个叫焉耆的小站,下车后已经是午后,因为带我去远方的那个老乡把我留在了那个叫焉耆的小站,久久不回来接我,我就自己按照恩师的地址去找,可是身上没有分文,是一位三轮运输摩托车将我送到目的地,我就商量能否用中江挂面充当车费,对方答应了,那一次,是中江挂面给我涨了面子。也不知当年接受我中江挂面的车夫还在不在人世,如果在,我还想送他这种中江挂面,因为它能吹通气,还驰名国内,远销国外。(字)
文
阿凌(四川成都人,作家、新闻人、策划人,高校中文系毕业,苏白传媒本部总编辑助理、副编审。)
审读:苏白传媒总编审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丹丹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