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浙江的在这里
今天的最美老家上封面,我们推荐的是长兴县槐坎乡仰峰村。这里有一库清水,修竹万竿,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甜甜蜜蜜的麦芽糖。
你还记得那麦芽糖的滋味么?扯也扯不断的甜蜜,入口融化的小幸福,在腊月里,因为祭灶的年俗,成全了小儿的口福。
挑着担子卖麦芽糖的小贩,已在都市渐行渐远。但你可知道,在浙北长兴的槐坎乡仰峰村,古风犹存。这时节,正是家家户户制作麦芽糖的好时节。村人说,腊月里做麦芽糖的民俗,已经在这里传承了上百年。
在乡土中国漫长的岁月里,整个腊月,都是为了过大年而准备的,充满了令人期待的甜味,也充满了主妇的辛劳。
仰峰村西北角,61岁的农妇侯爱娥抬出七八个晾匾,不肯浪费一处缝隙,麦芽紧紧挨着仰躺在晒匾之上,以最赤诚的方式拥抱冬日的暖阳。她家的灶台上,一锅麦芽和糯米正交融在一起,慢慢发酵。
仰峰村,地处浙苏皖三省交界之处。古意犹存的小村庄已有多年历史。指着白墙黑瓦马头墙,村人自豪地说,他们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后裔,证据就是村里还有韩氏祠堂。而小村在近代也并不泯然,因为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就在这里,当年粟裕将军曾在这里运筹帷幄。
临近大寒节气,仰峰村进入制作麦芽糖的最好时候。
说来奇特,仰峰村山林面积多亩,旱地加良田不足亩,并不盛产制作麦芽糖的小麦、糯米等原材料,为什么家家户户要做麦芽糖?村人稽古不成,便调侃,可能是仰峰村人特别好客,正月里待客必要奉上甜蜜的祝福,所以制作麦芽糖的民俗得以保存。
麦芽糖,无论在塞北江南,都是年俗产物。北方说,“二十三,糖瓜粘”,辛劳了一年的人们对付爱打小报告的灶王爷,就用麦芽糖来粘住他的牙口。
在浙南地区流传的竹枝词《祭灶王》里也说,“家家户户买饧糖,廿四黄昏祭灶王。家长家娘密密拜,俱求好话奏天堂”。这小小的糖果里,有中国人的诙谐与机巧,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麦芽糖,用麦芽、糯米、山泉水这些最质朴的食材变化而成。仰峰村多为山林,良田散落在山外的平原地带,原材料的获取并不容易。小寒一过,侯爱娥便从打工的灯泡厂请假回来做糖。农舍的柴房里已堆满柴火,只等女主人回来。就连远在白岘的老母亲,也在这样的时节搬来女儿家来帮忙,在厨房里簸起刚刚出炉的花生,等待调制饴糖。
酿出甜蜜,还需要耐心的等待与细心的守候。提前一周,侯爱娥便将今年最新收割的冬小麦用45℃左右的温水洗净,再浸泡一天一夜。浸泡过的麦子,不停地胀大,被收起封藏好,在时间和温度的催化下,“孵”出了半寸长的嫩芽。这发好的麦芽,是做麦芽糖的紧要材料。小寒过后,家家户户便将这麦芽铺摊在晾匾上,接受冬阳的洗礼。
在太阳好的天气,站在仰峰山头俯视下来,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在晒麦芽。侯爱娥家紧挨仰峰水库,她家的晒匾便占尽地利地放到了水库边。
做麦芽糖,是仰峰女人的拿手活。清晨5点,天还没擦亮,侯爱娥手脚麻利地起床,将土灶上的两只大锅填满白色的糯米,用柴火蒸熟后,和入已经磨碎的麦芽,注入刚从山上取的泉水。
发酵需要六个小时,主妇几乎须臾不能离开灶台,需要不时地用手触摸温度——太冷,做出的麦芽糖会酸;太热,麦芽糖会变黏糊。这里面的温差,她把握得精准。发酵完毕,利用塑料筐、棉布袋过滤,滤出一锅乳白的糖水。
过滤掉的废渣,被侯爱娥小心地倒入桶内,这是给家里的鸡最好的饲料。对于农家来说,每一粒麦芽,每一颗粮食都包含着辛苦,哪舍得浪费。老母亲端坐在灶口,劈好的柴火被投入灶台,煎糖起初到最后,大火、中火、小火的变换,全靠添加木柴来控制,精微又讲究。
34年前,侯爱娥从隔壁的白岘乡嫁到仰峰村,按照规矩,婆婆把这祖传的手艺教给了她。那时,麦芽糖只是正月里招待、馈赠亲友之用,现在,候爱娥已经成为仰峰数一数二的制作能手。每逢年关,慕名而来的城里人会早早打来电话预定,或直接开着小车上门求购。
尽管需求大,侯爱娥坚持每天只出两锅,只制作斤麦芽糖。和侯爱娥一样,仰峰村里还有三十多户人家坚持手工做麦芽糖。村里年产量9万斤手工麦芽糖,八成以上被食客买走。
年纪增长,长时间持续劳作,侯爱娥有些吃力。去年,她也尝试借助机械化的手段,可用机械炒制芝麻后,没把握好火候,芝麻全焦了。现在,除了一个麦芽粉碎机,其他所有的工序,她还凭借双手完成。她说,真的奇怪,用双手做出的糖,总是更香。
太阳西斜,在外做苗木生意的丈夫韩荣方回来了。而此时,厨房里的两锅糖水已经熬成金黄色,男人接过主妇手上的活儿,成为做麦芽糖的主力——拉糖,需要力道和手感。韩家的男人,不管在家的顶梁柱韩荣方,还是远在西安的儿子韩力强,在拉糖时都能不粘手,“真是怪气了”,一说这事,邻居罗跃仙啧啧称奇。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传出欢声笑语,一锅锅麦芽糖在男人大手劲的多次拉扯下,已经幻化成白色的美味。仰峰人家的欢喜哀愁,此刻和麦芽糖攸关——女人们十多个小时的辛劳和守候,决定着麦芽糖的品质,如若不是巧妇,做出的糖粘性太足,男人没法拉动,这一锅糖就算是坏了。烧坏一锅糖,就是浪费几十斤粮食,农家夫妻要为这事怄气一天。
原来甜甜蜜蜜的麦芽糖,需要夫唱妇随才能做好。怪不得这甜蜜里,能尝出美满的味道。
侯爱娥拈起一颗上好的麦芽糖放进嘴里,绝妙的好滋味让她眉梢都写着满意。更让她欢喜的是,远在西安开汽配店的儿子韩力强刚打来电话,今年要提前回家过年了。小时候粘在筷头那琥珀色的麦芽糖,是孩子甜蜜的记忆,而这份甜蜜,在母亲和父亲的手里酝酿牵扯,长长久久不曾淡去。只要回家,他就能尝到这记忆里的甜蜜。
腊月里,仰峰人家的空气里,就流淌着这样的浓情蜜意……
应景,听听周董老歌《麦芽糖》
我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香浓的诱惑/你脸颊微热/吐气在我的耳朵/摘下麦芽糖熟透/我醒来还笑着/开心的/被黏手/我满嘴/都是糖果
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甜蜜的四周/我低头害羞/我们愉快的梦游/我在草地上喝着/麦芽糖酿的酒/鲜嫩的/小时候/我好想/再咬一口
——(周杰伦歌曲《麦芽糖》歌词节选)
长兴县委报道组丁珊通讯员任倩成守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