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药事日记白芍赤芍溯源一
TUhjnbcbe - 2021/7/15 14:44:00

各位看官,该溯源(考证)参阅已有文献整理而成,因时间和精力关系,分成几个部分陆续登载。

芍药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郑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而最早记载芍药入药的是长沙马王堆出吐的《五十二病方》,处方名:“芍药”,用于“疽”病。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收载方,处方名“芍药”者31方;《神农本草经》书中归为草本中经,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首次有白、赤之分: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

自宋《开宝本草》记载:此处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两色。”后,《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已经将白芍、赤芍分开应用的处方非常普遍。

明第一个对白芍、赤芍分开且记载其功效区分的首推《滇南本草》,中云:白芍主泻脾热,止腹痛,止氺泻,收肝气逆痛,调养心肝脾经血,舒肝降气,止肝气痛。赤芍: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血,散血块,止腹痛,散血热,攻痈疽,治疥癫疮,当时,对白芍和赤芍的区分是以花色区分的,认为根白者多花色白,为白芍,花色赤者多根赤,为赤芍。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此也做了肯定,云:“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清《本草崇原》也引文云:“开赤花者为赤芍,开白花者为白芍。”《本草备要》曰:“赤白各随花色。”《本草害利》云:“赤芍,单瓣红芍药入药。”根据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古时划分白芍和赤芍,主要是依据花的颜色作标准,认为白花者为白芍,赤花者为赤芍。

由上,在清朝以前,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白芍和赤芍因为芍药花色不同而区分,花白者根也白,为白芍;花赤者根也赤,为赤芍。其植物来源为野生或者家种的芍药。且芍药家种在秦以前就有,那个时候除了作为花卉供达官贵人欣赏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入药。产地在本经中注明生川谷及丘陵,而在公元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注明: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也有而多赤,赤者小利。

大健康产业实务——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大健康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专业新媒体,融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为一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事日记白芍赤芍溯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