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芍敛阴止汗
TUhjnbcbe - 2021/6/13 1:38:00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糊化淀粉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65μ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炮制

炒白芍:取净白芍片,锅内炒至微黄色。

酒白芍:取净白芍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润后放锅内炒至微黄色。(每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芍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白芍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内酯、羟基芍药苷、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芍具有镇静、镇痛、解痉、抗血栓、扩张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抗衰老、增强记忆力、抗疲劳、促进造血、调节免疫力等作用。芍药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但功效有异。白芍药重在补血养阴,赤芍药重在凉血活血。

1.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2.白芍有镇静、抗惊厥、镇痛、降温作用;白芍总甙能增强正常小鼠的学习和短时记忆。3.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4.白芍能显著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有升高血压和增强心音作用。5.白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6.白芍有抗炎作用。7.白芍有耐缺氧、耐高温、滋补、强壮作用。8.白芍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直接抗病毒作用。9.白芍有较好的解痉作用,还有抗早孕作用。

经古名方

芍药甘草汤、当归调经汤、逍遥汤、当归建中汤、当归芍药汤

芍药甘草汤

白芍30g炙甘草30g

缓急止痛。主治腿脚挛急,或腹中疼。

当归调经汤

当归30g熟地黄20g川芎5g*参片10g白芍10g甘草片5g黄芪10g

补血助气,调经。用于贫血衰弱病后、产后血虚以及月经不调,痛经。

逍遥汤

茯苓10g炒白术9g炙甘草9g白芍10g当归10g柴胡10g薄荷5g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当归建中汤

当归20g肉桂15g炙甘草10g白芍30g大枣10g生姜15g饴糖30g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时痛,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

当归芍药汤

白芍30g酒当归30g川芎30g白术50g茯苓30g泽泻30g

养血疏肝,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血虚、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

医案分享

孙某,男,46岁。

年3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肛门坠胀3个月前来就诊,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肛门坠胀,时有感觉肛门收缩,坠胀呈持续性,休息后不能缓解,大便无便血,日行2次,成形。舌苔薄黄腻,脉象滑弦。

中医辨证为肛门坠涨,证属湿热下注,治宜清热燥湿,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方用芍药甘草汤。方组:白芍12g炙甘草5g木香10g川连3g蒲公英12g黄柏10g防风10g秦艽5g知母10g。

年3月23日复诊,患者药后肛门坠胀较前稍轻,肛门收缩感消失,大便正常。方用原方原量,药毕患者痊愈。

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芍敛阴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