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天学中医之每天学一味中药柴胡
TUhjnbcbe - 2021/6/4 1:20:00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index.html

点击
  本品味苦性凉,入肝经。《四声本草》曰:“主痰满,胸胁中痞。”《滇南本草》云:“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痉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药品化义》则曰:“味微苦,主疏肝。”故本品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可用治郁证,经水不调,热入血室等证。


  若肝郁气滞胁痛,可与香附、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月经不调等症,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3

清泄相火


  本品苦凉,则能清热泻火,入肝胆三焦经,则能清泄相火。常用于头痛、眩晕、目昏障翳、耳鸣耳聋等证。

4

祛风除痹

本品为风药,风为百病之长,风去则湿去。《名医别录》载:“除湿痹拘挛。”故有祛风除痹之功效。若症见肢体重着,肌肤顽麻,或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阴雨则发,此乃风寒湿邪侵袭肢节,经络,而以湿邪为甚的痹证。可选用柴胡,祛风胜湿而除痹。

5

苦泄辛散,疏散退热


  用治感冒发热,可与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本品尤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常与黄芩、半夏配伍应用,如小柴胡汤。

6

舒肝和胃


  本品苦辛凉,入肝胆三焦经,《神农本草经》目:“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李杲则说:“柴胡泻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胁痛腹胀。

7

升阳举陷


  本品性轻清,主升散。《本草纲目》曰:“治阳气下陷。”《本草正义》亦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气自振。”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常与黄芪、人参等补气升阳之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柴胡的作用

1

解热抗炎


  柴胡有显著的中枢性解热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与所含的皂苷和挥发油有关。北柴胡皂苷和其挥发油、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A、山柰苷等对小鼠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镇静、镇痛、抗癫痫


  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

保肝利胆


  柴胡制剂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使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和核糖核酸含量大部恢复或接近正常,使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并能抑制损伤肝脏的纤维增生,促进纤维吸收,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其中以甘柴合剂的效果最好。柴胡能使狗的总胆汁排出量与胆盐成分增加。其有效成分为黄酮。

4

对胃肠的调节


  柴胡粗皂苷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分泌的功效,使胃蛋白酶活性减低,溃疡系数减少。如果将剂量由10mg/kg提高到50~mg/kg时,则出现溃疡恶化倾向。这可能是由皂苷对胃黏膜刺激引起的。柴胡皂苷浓度小剂量时能兴奋离体肠管,提高肠肌的张力;浓度加大时,由于抑制了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而增强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管收缩。另一方面,柴胡山柰苷对离体肠管具有解痉作用。柴胡提取物对胰蛋白酶有明显的抑制功效。

5

降压和抗凝


  柴胡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静脉注射时其作用更强。柴胡粗皂苷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能引起溶血。

6

增强免疫功能


  柴胡提取物和柴胡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功效。北柴胡能明显促进小鼠二次免疫后绵羊红细胞抗体形成。柴胡多糖对ConA和PHA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增生具有显著增强作用,提示柴胡对T、B淋巴细胞均有增强作用。柴胡能增强Kupffer细胞的吞噬作用;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小柴胡汤体外有激活巨噬细胞诱生IL-l的作用。

7

对血脂、糖、蛋白质代谢


  柴胡皂苷和皂苷元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α一菠菜甾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功效。柴胡皂苷能明显增加大鼠肝内蛋白质的合成。三岛柴胡能明显升高大鼠的血糖,肝糖原量也能明显地上升。柴胡促进肝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中药保肝的另一方面作用。

8

抗菌、抗病毒

(1)抗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2)抗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9

其他保肾作用


  柴胡皂苷对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小剂量能抑制利尿,大剂量能促进利尿。柴胡对细菌、病毒、疟原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柴胡皂苷还有抗癌作用以及抗肝损伤作用。

选方

01

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2

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3

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4

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5

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6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7

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分,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8

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二两,鳖甲二两,甘草、知母各一两,秦艽一两半。上五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八分,枣二枚,煎六分,热服。(《博济方》柴胡散)

9

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10

治肝黄: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亦,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1

治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济急仙方》)

XichuanHospitalofTCM

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天学中医之每天学一味中药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