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点广而杂,没有规律记忆起来会很吃力,其实记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有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就是记不住,原因在于死记硬背,没有将知识点形成一个框架。学会整理和分类,有逻辑性的去集中记忆,往往效果会更好。下面杏坛医学网会给大家分享执业药师各科目高频必背知识点,建议收藏或打印!预祝各位小伙伴在10月考试中一战成名,顺利通关取证!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种。(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
《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五味
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七情
单行:单独,不需辅助
增效
相须:相互需要
相使:使得更厉害
减毒
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
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
减效
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
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
?考点4:道地药材(★★★★)
云南:三七、木香
贵州:天麻
安徽:木瓜
东北:人参
福建:泽泻(福泽天下)
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
河南——怀庆
牛山——牛膝、山药
菊花遍地黄——菊花、地黄
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
——被:浙贝母
——胡:延胡索
——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
抓山猪卖金
——山猪:山茱萸
——卖金:麦冬,郁金
?考点5:采收时间
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根及根茎类: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
茎木类:秋、冬两季
皮类:春末夏初
叶类: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花类:一般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残花败柳)
果实:多自然成熟时采
种子:完全成熟
全草类:充分生长,茂盛时采
大多数动物类、矿物类全年可采
?考点6:产地加工
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肉质的果实类,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
揉搓:中皮、肉易分离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
蒸、煮、烫: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发汗:促使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发汗的药材:玄参、厚朴、杜仲、茯苓、续断;选厚肚夫婿——玄厚杜茯续)
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
?考点7:溶剂极性大小
极性从大到小:
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对于这个顺序大小,我们只需要拆分再合并就可以记牢了。
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甲乙丙丁
乙酸乙酯>乙醚:2个乙1个乙
氯仿>苯>四氯化碳:氯仿笨死了(笨:笨;死了:四氯)
我们生活中,石油不溶于水,浮在上面,所以水是极性最大的,石油醚最小。
最后合并起来: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考点8: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通过六种原理来分离:溶解度、分配比、吸附性、沸点、分子大小、解离程度。
溶解度:有溶解意味着就有沉淀,通过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沉淀,例如有结晶和重结晶。
沸点:沸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分离,先沸先分,例如分馏法。
分配比:分配比是指在两种液体里面分配比例不一样,从而分离。我们可以注意到,是在两种液体里面,所以就有:液-液萃取法、液-液分配色谱。
“液-液”:指的就是两种液体。
吸附性:吸附想要的,不要的流掉。主要有聚酰胺和大孔树脂。
分子大小:物质的分子大小不一,通过某种介质将大小分开,例如有凝胶和膜。
解离程度:解离,有个“离”字,说明与离子有关,对应的就是“离子交换树脂”,也有一个“离”字。此外,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但可以在水中膨胀。
?考点9:波谱方法应用
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分子质量——质:质谱)
红外(IR):提供官能团信息(宏观调控:红官——红外官能团)
紫外(UV):判定共轭体系。紫外线下工作,为了不让家人共饿(共轭)
核磁(NMR):质子(碳原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用于结构测定。(核:核心,结构的核心是碳原子;磁:磁铁有吸引相邻的东西,相邻原子的信息)
?考点10:含生物碱的中药
苦参和山豆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和山豆根都很苦。
洋金花和天仙子:莨菪碱(阿托品)和东莨菪碱。西洋金花貌若天仙,但是浪荡。
麻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有麻黄两个字和碱字。
黄连:小檗碱(指标:盐酸小檗碱)。小波(檗,bo)潘金莲。
马钱子: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古代出行骑马,现代打的士。
川乌: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
延胡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
防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考点:麻黄(喘家圣药)
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
“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考点: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
●考点:生姜(呕家圣药)
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
●考点:荆芥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
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一字在于“风”。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
●考点:白芷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
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
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
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
●考点: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咽—利咽;真—同“疹”,透疹;干—同肝,疏肝;风热—宣散风热;清—清利头目。
●考点: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中毒长疹的水牛嗑瓜子,咳嗽又发肿。中毒—解毒;长疹—透疹;水牛—在水里,因为热,疏散风热;嗑瓜子—咽喉肿痛,利咽;咳嗽—跟呼吸、肺有关,宣肺;发肿—消肿聊疮。
●考点: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夏天风大,看不清知了皮。夏天风—风热,疏散风热;风大—风大,树木摇晃跟抽筋一样,息风止痉;看不清—翳,明目退翳;知了皮—皮,以皮治皮,皮肤不舒服可能的原因就是长疹子或者痒,透疹止痒。注意:知了,就是蝉,蝉的叫声很大,很能叫,所以蝉蜕还能够利咽开音。
●考点: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2.肺热燥咳;3.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4.血热吐衄
1.桑:想到成语“指桑骂槐”,骂到口干舌燥、血气上涌,气到吐血。所以可以清肺润燥、凉血止血。2.叶:树叶底下好乘凉,能够疏散风热。
●考点: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3.热病烦渴,消渴证;4.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记忆:葛根劫机,头忒热,真渴,剩只蟹。劫机—解肌;头—同“透”,透疹;忒热—退热;真渴—渴了就需要水,要生津;剩只蟹—升阳止泻
●考点: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2.肝郁气结,协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1.柴胡特点:治疗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因为它能解表退热。2.柴:烧柴的时候有热气,阳气,升举阳气。3.胡:打麻将胡牌了,心情很好,所以不会肝气郁结,记住疏肝解郁的功效。
第二章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考点: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考点: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热病壮热烦渴;2.肺热咳喘,燥热咳嗽,阴虚劳嗽;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知母滋润上中下(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
●考点: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考点: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燥扰不宁;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侄子卸货直通厨房,请礼谅解。卸货厨房,音同泻火除烦;直通厨房,直通,音同止痛,消肿止痛;请礼,就是清利,清热利尿;谅解,凉解,凉血解毒。
●考点:夏枯草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考点: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考点: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考点:密蒙花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杨幂:养肝密蒙花)
?清热燥湿药
●考点: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3.血热出血证;4.胎热胎动不安
●考点: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湿热疮疹
●考点: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上芩中连下柏”:
上芩:黄芩是上层人士的代表,作用于上焦,上层人士生活富足,有余钱给老婆买补品安胎,补品吃太多了导致血热出血,所以还需要止血。
中连:黄连代表中层人士,连,连接上下,所以黄连是中间的,作用于中焦,中层人士为事业烦心熬夜心胃火旺,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善于清心、胃之火。
下柏:下层人士黄柏,作用于下焦,为生活所迫,长期奔走劳累,容易阴虚发热,所以要退虚热。
●考点:龙胆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想到成语“肝胆相照”,与肝相关,能够泻肝胆火。
●考点: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生活中常用药—苦参洗液,能用来燥湿止痒,因为它能够杀虫止痒,洁尔阴,妇炎洁等都含有苦参;.参,渗,往下渗,把湿邪往下渗从尿而出
?清热凉血药
●考点: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皇帝热血常养生。皇帝寻求长命百岁,热衷于养生,热血就是热衷的意;皇帝-地黄,热血-需要凉血,清热凉血,常-肠,润肠,养生-养阴生津,有种说法叫天为阳地为阴,地黄的地对应养阴生津的阴。
●考点: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2.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4.阴虚肠燥便秘
玄参比生地黄多了一个解毒散结的功效,玄,玄乎,是个谜,我们要解开它,解毒散结。
●考点: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治无汗骨蒸佳)
牡:母,母亲长期劳累,容易阴虚发热,退虚热;丹,红色,与血相关,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
●考点: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红色的,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芍:勺子,跟肝脏的形状类似,可以盖灭肝火,清肝火。
?清热解毒药
●考点: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3.热毒泻痢
金银:都是重金属,吃了会重金属中毒,因此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花:质地轻,风吹了会盘旋上升,能够疏散风热。
●考点:连翘(疮家圣药)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臃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3.热淋涩痛
圣药连翘有4效,形似心膀胱。心:一是提示连翘入心经,善治热入心包证,二是形状像心脏,心脏上血管交叉密布,交叉的地方像打结一样,需要消肿散结;膀胱—像膀胱,有尿,利尿。
●考点: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大:大声,利咽;青:磕着碰着了又青又肿,消肿;叶:大叶,叶大如面膜,敷面膜消斑。
●考点: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或发斑疹;2.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毒,丹毒,大头瘟疫
板:老板着张脸,凶,冷血,凉血
●考点: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2.阿米巴痢疾
白头翁请2两栗。请:清,清热解毒,两栗:凉血止痢,为治疗热毒血痢良药。2—2个功效,还有一个是清热解毒。
●考点: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节中取坛腌射干。节中—结,肿,散结消肿;取坛—祛痰,腌—咽,利咽,另外,取射干鲜叶放在口中嚼,有股辣喉感,说明其利咽力强。
●考点:鱼腥草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为治肺痈之要药。
●考点: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主治肠痈腹痛。
●考点: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治疗乳痈最佳。
●考点: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考点:鸦胆子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清虚热药
●考点:青蒿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虚热兼表;2.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3.血热疹痒、吐血、衄血;4.疟疾寒热;5.暑热外感,暑热烦渴
情好需捏两证书。感情好,需要领证书来证明。情好—青蒿;需—虚,退虚热;捏—疟,截疟,另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因为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抗疟,也能够记住其截疟的功效;两—凉,凉血;书—暑,解暑。
●考点: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地:天为阳,地为阴,养阴才能生津,记住地骨皮可以生津;骨:地骨皮治疗有汗骨蒸,因为有退虚热的功效;皮:肺在体合皮,能够作用于肺,清肺降火;凉皮:记住地骨皮能够凉血。
●考点:白薇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白尾靓鸟临窗。白色尾巴的漂亮小鸟驾临到窗前。白尾—白薇;靓—凉,凉血清热;鸟,尿,利尿;临—通淋;窗-疮,解毒疗疮。
●考点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胡连四热,虚湿疳毒)
●考点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柴:干柴才能够烧,干柴,疳热,银柴胡可清疳热)
第三章泻下药
?攻下药
●考点: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5.淤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热、毒、血、积。热—清热泻火;毒—解毒;血—止血、活血祛瘀;积—泻下攻击;大黄有“将军”的别称,言其泻下力强,将军带领大家攻击敌人,攻击—泻下。
●考点: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味咸,咸能软坚,所以芒硝具有软坚的作用;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时含一片西瓜霜,因其有清热的功效,实际上西瓜霜=芒硝+西瓜,通过西瓜霜记住芒硝能够清热;针尖对麦芒,麦—麦芽,芒—芒硝,都有回乳的功效
●考点: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3.鲜疮(外用)
有效成分芦荟苷,苷—肝,可以清肝,而且芦荟是绿色青色的,入肝脏,可以清肝;种芦荟的时候很少发现它有虫蛀的现象,大部分情况是完好无损的,因为它具有杀虫的作用,虫子不敢轻易靠近
?润下药
●考点:火麻仁
润肠通便
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考点: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1.肠燥便秘;2.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仁:润肠通便李:利,利水消肿
?峻下逐水药
●考点: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肋停饮;2.风痰癫痫;3.痈肿疮毒
遂:跟“逐”字很像,言其泻水力量强,能够泻水逐饮;记住了泻水逐饮,把体内的水泻出去了,自然就能够消肿,所以甘遂还有消肿散结的功
●考点:巴豆
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1.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2.大腹水肿;3.寒实结胸,喉痹痰阻;4.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考点: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3.虫积腹痛
牵牛子卸货,逐水去积极杀虫。卸—泻,泻下
●考点: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考点:千金子
泻水逐饮破血消癥(千金小姐瘦身后血拼,瘦—泻水逐饮;血—破血消癥)
第四章祛风湿药
●考点:独活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下半身风寒湿痹),腰膝酸痛;2.表证夹湿;3.少阴头痛(伏风),皮肤湿痒
●考点: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
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2.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自己也要防风同水。防风—祛风湿;同—痛,止痛;防水—利。
●考点: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考点:秦艽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2.骨蒸潮热;3.湿热黄疸
艽:交,像经络一样交缠不清,舒筋络;娇,女子娇羞虚弱,阴虚发热,清虚热;秦:秦始皇,始—湿,皇—黄,利湿退黄
●考点:木瓜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3.消化不良证
●考点: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安胎
1.风湿痹症,腰膝酸痛;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寄生:胎儿寄生,需安胎,补肝肾安胎
●考点: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水
加:伽,瑜伽,练瑜伽的人筋骨比较好,强筋骨;皮:中药名中带皮字的大多具有利水的作用,香加皮,冬瓜皮都可利水。
注: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考点:川乌
袪风除湿,散寒止痛
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3.局部麻醉(外用)
风湿寒痛
●考点: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考点:乌梢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蛇:定惊止痉)
●考点: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石头比较凉)
●考点:雷公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考点:豨莶草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清热解毒
●考点:臭梧桐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考点: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2.风寒湿痹;3.湿盛脚气,痿证;4.表证夹湿;5.夜盲,眼目昏涩
苍:仓,仓库,仓库里比较潮湿,需要除湿,也就是燥湿、祛风湿;苍术作用与脾胃相关,可健脾;术=木+丶,木—目,明目;丶—像人在出汗,记住它发汗的功效。
●考点: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2.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3.咳喘痰多
厚=食积+气滞+喘。重点在厚字上,说一个人厚也就是形容他胖,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食积、气滞(脾胃气滞引起脘腹胀满)让人看起来很厚,对应厚朴行气、消积的功效;胖的人走路容易喘,需要平喘
●考点:广藿香
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1.湿阻中焦证;2.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3.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夏天呕吐。夏天湿热—化湿、发表解暑;呕吐—止呕
●考点: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3.脾胃虚寒吐泻;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砂仁是姜科植物,跟姜有相似点,性味辛温,可化湿、行气、温中止泻;仁—人,生小人,需要安胎。
●考点:佩兰
化湿、解暑
●考点:白豆蔻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豆蔻:均能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草:均能燥湿,干草比较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1:中医学基本特点
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考点2: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考点3: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偏胜: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考点4: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键: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邻为相生,隔一个为相克)
●考点5: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
原因:
①太过所致相乘:木乘土
②不及所致相乘:土虚木盛
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向克制,又称为“反侮”或“反克”。
原因:
①太过所致相侮,木亢侮金
②不及所致相侮,木虚土侮
●考点6:五行在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相生规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①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
②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
③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
④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
(关键:有涵、生、补这种表示加的字眼,就是相生规律)
根据相克规律:抑强、扶弱
①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
②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法
③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
④泻南补北法:泻火补水法
(关键:有抑、制、平、泻这种表示减的字眼,就是相克规律)
●考点7: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
生理功能
肝
主疏泄、藏血
心
主血脉、主神明
脾
主运化、主统血
肺
主气、司呼吸
宣发肃降
调通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肾
藏精、主水
主纳气
●考点8: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心主血脉,肺主气
心与脾
血液生成:心主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血液运行:心行血,脾统血
心与肝
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藏血
神志活动: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
心与肾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
-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
肺与脾
气的生成:肺主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脾运化水液
●考点9: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脏腑
生理功能
心与小肠
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上炎于心
肺与大肠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
脾与胃
纳运相宜: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
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肝与胆
消化
精神情志
肾与膀胱
相互依存、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考点10:气的分类及分布
名称
含义
生成
分布
生理功能
元气
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肾精
化生
根于肾,经三焦分布全身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
积于胸中
集聚处称“膻中、气海”
清气
谷气
上走息道
下入气街
·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与视听嗅言动有关
营气
行于脉中富含营养的气
水谷精气
血脉之中循脉上下
·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卫气
行于脉外具有防御作用的气
水谷
悍气
行于脉外,皮肤腠理、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温养脏腑;
·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
执业药师备考时间越来越紧张,大部分考生虽一般都会将《药事管理与法规》放在最后,但是,相信也已经开始复习《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科目了,其中的有关时间总结,也是我们药学人员必须知道了解的,各种时间基本每年都会考。考生们来看看吧!看看你们是否能区分的开!
30年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分别为30年、20年、10年,申请延长保护期限的,每次延长的保护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批准的保护期限。
15年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未构成相应犯罪,但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0年1.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销售假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5.生产、销售劣药,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限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7年1.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为7年,保护期满后可以申请延长7年。
2.生产、销售假经、劣药未构成相应犯罪,但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未构成相应犯罪,但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限徒刑。
4.药学与相关专中专毕业从事药学专业工作满7年可以报考执业药师。
6年自药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生产、销售新型号化学成份药品的许可证明文件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许可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述数据申请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份药品许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许可。
5年1.《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年(指南P)。
2.《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5年。
3.《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4.《医药产品注册证》有效期5年。
5.《进口药品注册证》5年。
6.《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
7.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有效期5年。
8.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5年。
9.《药品GMP证书》有效期5年(指南P89)。
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有效期为5年。
11.《药品GSP证书》有效期5年。
12.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和首次进口5年内的药品,应当开展有重点监测。
13.药学与相关专业大专毕业从事药学专业工作满5年可报考执业药师。
14.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
15.生产医疗用毒性药品及其制剂,生产记录保存5年备查。
16.药品批发企业建立的药品采购、验收、养护、销售、出库复核、销后退回和购进退出、运输、储运温湿度监测、不合格药品处理等相关记录至少保存5年。
17.药品批发企业委托运输药品应当有记录,实现运输过程的质量追溯,记录应当至少保存5年。
18.药品零售企业建立的药品采购、验收、销售、陈列检查、温湿度监测、不合格药品处理等相关记录至少保存5年。
19.医疗机构保存首次购进药品,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所销售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等的复印件,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
20.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专用账册,保存期限应当白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2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
22.医疗器械使用有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
23.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24.《中国药典》每5年修订一次。
25.疫苗销毁记录保存5年以上。
26.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拒不改下的,其直接发责任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27.药物非临床研究档案,用于注册申报材料的研究,其档案保存期应当在药物上市后至少5年;未用于注册申报材料的研究,保存期为总结报告批准日后至少5年。
28.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注册证书有效期为5年。
29.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有效期为5年。
4年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每4年重新审查一次。
3年1.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从事药学专业工作满3年可报考执业药师。
2.药物临床试验应当在批准后3年内实施,逾期未实施的,原批准证明文件自行废止;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重新申请。
3.执业药师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4.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有效期为3年。
5.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罂粟壳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6.《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3年。
7.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8.药品批发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具备正确判断和保障实施的能力。
9.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具有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10.经营疫苗的药品批发企业还应当配备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疫苗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学或者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者技术工作经历。
11.生产、销售假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
13.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3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14.对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药品广告审批,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发现后应当撤销该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并3年内不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2年1.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
2.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还有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结构调整周期原则上为2年,最短不得少于1年。
5.《进口药材批件》多次使用批件的有效期为2年。
6.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批发企业,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在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7.药品零食企业外配处方保存2年以上。
8.医疗机构开具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处方应当保存2年。
9.药品零食企业已购进的新列入兴奋剂目录的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可以继续销售,但应当严格按照处方药管理,处方保存2年。
10.疾病预览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1年1.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证明有效期为1年。
2.精、麻药品邮寄证明一证一次有效,保存1年。
3.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
4.设立新药监测的国产药品或首次进口的药品,应当自取得批准证明或进口药品批准证明之日起每满1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5.药学或相关专业双学士、研究生或者硕士毕业从事药学工作满1年可报执业药师。
6.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证的药学技术人员,质量负责人应有1年以上(含1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7.药品生产的批记录应当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1年。
8.申请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在申请谁上前1年内,应没有因违规经营造成的经销假劣药品问题。
9.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
10.《进口药材批件》一次性有效批件的有效期为1年。
11.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时,应当核实购买方资质证明材料、采购人员身份证明等情况,核实记录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1年备查。
12.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
6个月1.《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药品批准文号等需在有效期满前6个月重新申请换发。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3.中药保护品种需在保护期满前6个月申报延长保护期。
4.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6个月内不得恢复。
3个月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需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重新提出申请。
2.《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有效期为3个月。
3.执业药师注册证需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重新注册。
4.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出口准许证》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
60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30日1.《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在许可事项发生变更30日前,向原审批和登记部门申请和办理变更登记。
2.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其它国家和地区发生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代理经营该进口药品的单位应于不良反应发现之日起1个月内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外的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
15日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必须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2、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的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
4.经过行政复印的案件,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至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5.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并在15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6.设区的市级、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死亡病例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报告。
7.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8.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医疗器械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7日1.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2.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的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3.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的控缓释制剂,除注射剂、控缓释制剂以外的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4.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5.药品生产企业在启动药品召回后,三级召回在7日内,应当将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提交给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召回的过程中,三级召回每7日,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召回进展情况。
7.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在收到下一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提交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意见之日起7个工作日是内完成评价工作。
8.药品生产企业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在7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5日1.进口药品和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自发报告系统收集的、上市后临床研究发现的、文献报道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填写《境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自获知之日起30日内报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提供原始报表及相关信息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在5日内提交。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对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当登记造册,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销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到场监督销毁。
3.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机构变更申请之日起5日内完成《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变更手续,并将变更情况抄送所在地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日1.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2.医疗机构应当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变更发生之日起3日内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3.特殊情况下处方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4.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5.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除注射剂、控缓释制剂以外的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6.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7.药品生产企业在作出药品召回决定后,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三级召回在72小时(3日)内,通知到有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同时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药品生产企业在启动药品召回后,二级召回在3日内,应当将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提交给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召回的过程中,二级召回每3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召回进展情况。
10.罂粟壳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
2日1.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2.药品生产企业在作出药品召回决定后,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级召回在48小时(2日)内,通知到有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同时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日1.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1次常用量。
2.处方开具当日(1日)有效。
3.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4.药品生产企业在作出药品召回决定后,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一级召回在24小时(1日)内,通知到有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同时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药品生产企业在启动药品召回后,一级召回在1日内,应当将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提交给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召回的过程中,一级召回每1日,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召回进展情况。
7.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能够配备满足当地消费者所需药品的能力,并能保证24小时(1日)供应。
8.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处方权限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电子打印版获取方式:
01已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