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验传承刘喜德教授以滋阴化毒通络法治
TUhjnbcbe - 2021/4/16 19:11:00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常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出现多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患者除口干、眼干外,还可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甚至累及肝、肺、胰腺、肾、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3-0.7%,且以女性为主,绝经期女性发病率高达0.77%。

刘喜德教授临证20余载,对于该病的治疗有自己的心得。刘师认为干燥综合征归属于“燥证”范畴,病机为阴虚毒瘀,即阴虚津亏为发病之本,燥热瘀毒为致病之标,毒瘀腺络是病理关键。故用滋阴化毒通络为治疗大法,即祛瘀通络,滋阴解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针对干燥综合征患者异常干燥的阴虚状态,滋阴润燥治法必不可少。然而,临床上纯用滋阴之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往往疗效不显。究其原因,本病病情复杂,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阴虚毒瘀,治疗应紧抓滋阴化毒,标本兼治,主要包括了滋阴清热、润燥解毒、活血化瘀的治法。刘教授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使用麦冬、天花粉、生地黄、百合、南沙参、北沙参等滋阴药时常配伍山药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毒瘀腺络,除辨证用补虚、清热、活血化瘀药物之外,常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毒瘀腺络,重在祛瘀通络,《血证论》曰:“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液因不得上升。”毒瘀日久,病理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各腺体分泌不畅,腺络不通,加重干燥。干燥综合征患者服用大量滋阴药物效果不明显,也因腺络瘀阻,影响药物吸收,故治疗应注重祛瘀通络,腺络通畅,津液疏布正常,也可增强滋阴药的疗效,活血化瘀常选丹参、赤芍、莪术等,根据病情亦选用化瘀通络之效较强的虫类药,如露蜂房、水蛭、蜈蚣等。滋阴解毒,不忘宣肺润肺,《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阐述了津液在人体内生成、疏布和排泄的过程。其中肺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对津液的疏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生理功能与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皮肤干燥、咽干鼻燥、大便干结等症状密切相关。故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时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使其正常的生理特性得以发挥尤其重要。刘教授主张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注重宣肺润肺,恢复肺宣发肃降之职,使气机调畅,津液疏布正常,自然能濡润肌肤孔窍,常用药如紫菀、桔梗、杏仁等。医案一则:倪某,女,79岁,因“口干8年余”来诊。初诊:口干咽干,目干目痒,咽部有痰,稍有嗳气,频转矢气,多梦易醒,醒后难寐,纳食尚可,大便通畅,1日1行,夜尿3次,舌紫少津,舌底络瘀,舌中苔剥,苔薄黄腻,脉弦细。诊断其为燥痹,阴虚毒瘀证。处方:生地,麦冬,玄参,黄芩,干姜,桔梗,北沙参,炙紫菀,生白芍,砂仁(后下),广木香,梅花,丹参,谷精草,生甘草,7剂,水煎服,每天一剂。

按语:患者为老年女性,肝肾亏虚,阴虚为本,故以增液汤来滋补阴液;桔梗、甘草来改善其咽干症状,同时桔梗有宣肺、载药上行之功效,辅以炙紫菀,共同起到宣肺,调理津液代谢的作用。用北沙参,生白芍来调理肺脾胃的津液,同时用黄芩、谷精草来清热,广木香、梅花疏肝理气,调节情志,砂仁调理脾胃,丹参活血化瘀,干姜阳中求阴,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上药合用,共奏滋阴化毒,宣肺通络之效。

服药之后,患者自觉口干咽干症状好转,嘱其注意饮食,慎起居,调理情志,不适随诊。

注: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上方仅用于经验介绍,患者不可照搬,如有问题,欢迎来诊。

刘喜德,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中医治疗风湿病、脾胃病、中医内科疑难杂症。

门诊时间:周一、三全天,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门诊-。

传承中医经典,弘扬中医文化

刘喜德工作室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传承刘喜德教授以滋阴化毒通络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