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日一药西洋参与人参的区别
TUhjnbcbe - 2021/4/2 14:52:00

西洋参(学名:Panax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Americanginseng,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中国北京怀柔与长白山等地也有种植。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美国参产的叫花旗参,服用方法分为煮、炖、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细粉冲服等。多年生草木,

西洋参

主根呈圆形或纺锤形,表面浅黄色或黄白色,色泽油光,皮纹细腻,质地饱满而结实,断切面干净,呈现较清晰的菊花纹理,参片甘苦味浓,透喉,全体无毛。根肉质,纺锤形,有时呈分歧状。根茎短。茎圆柱形,长约25cm,有纵条纹,或略具棱。

掌状5出复叶,通常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长5~7cm;小叶片膜质,广卵形至倒卵形,长4~9cm,宽2.5~5cm,先端突尖,边缘具粗锯齿,基部楔形,最下两小叶最小;小叶柄长约1.5cm,最下二小叶柄较短或近于无柄。

西洋参[1]

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较叶柄稍长或近于等长;伞形花序,花多数,花梗细短,基部有卵形小苞片1枚;萼绿色,钟状,先端5齿裂,裂片钝头,萼筒基部有三角形小苞片1枚;花瓣5,绿白色,矩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稍宽,花药卵形至矩圆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呈叉状,下部合生;花盘肉质环状。

浆果扁圆形,成对状,熟时鲜红色,果柄伸长。

花期7月。果熟期9月。

药用价值

性味

性凉,味甘、微苦。[2]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2]

验方

1、热病伤阴,消渴,口燥喉干:配石斛、麦冬、沙参。

2、阴虚,血虚,体衰无力:配当归、熟地黄、白芍、赤芍。

3、单味方(上海中医药杂志,,(4):29):主治肿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出现咽干、恶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每天取西洋参3~9g,水煎服。在放疗前2周开始,直到放疗结束。方中西洋参益气养阴生津。[2]

4、单味方(广东省药品标准):主治肺虚咳嗽、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肾虚头晕、肝虚贫血、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取西洋参g,研为细粉,装入硬胶囊中,制成粒,每粒0.5g。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方中西洋参补益扶正,滋阴生津。[2]

保健价值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3]

保护心血管系统

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西洋参,疗效显著。西洋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3]

提高免疫力

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3]

促进血液活力

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3]

治疗糖尿病

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3]

补肺降火、养胃生津

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人参(PanaxginsengC.A.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人参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参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

人参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二年生茎仍只一叶,但具5小叶,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5小叶的复叶,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个轮生复叶,叫“灯台子”;五年生者增至4个轮生复叶,叫“四匹叶”;六年生者茎顶有5个轮生复叶,叫“五匹叶”。

人参复叶掌状,小叶3-5片,中间3片近等大,有小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微呈倒卵形,长4-15厘米,宽2-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脉上散生少数刚毛,下面无毛,最下1对小叶甚小,无小叶柄。

人参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单一顶生叶丛中,总花梗长达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长约0.5厘米。苞片小,条状披针形;萼钟形,与子房愈合,裂片5,绿色;花瓣5,卵形,全缘,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离,下部合生。

人参浆果扁圆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两粒半圆形种子。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5]

按产地可分成美国、中国东北、朝鲜人参。同一品种由于气候不同,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进口人参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4]

1、《本经》:“味甘,微寒。”

2、《别录》:“微温,无毒。”

3、《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归经:入脾、肺经。

1、《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2、《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3、《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4]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4]

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4]

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4]

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4]

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4]

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4]

6、《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4]

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4]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4]

9、《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克,大剂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4]

禁忌:

1、实证、热证忌服。[4]

2、服人参当天或24小时内忌萝卜,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4]

4、《医学入门》:“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4]

5、《月池人参传》:“忌铁器。”[4]

6、《药品化义》:“若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4]

7、《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4]

8、《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动紫石英。”[4]

9、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10、忌用五金炊具。

总结:人参补气强!补阴力小!西洋参反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药西洋参与人参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