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帕金森这种对抗帕金森方法棒棒哒
如何通过症状表现来确诊帕金森呢?一:肌肉僵直、肌肉强直作为帕金森的并发症状,会引起老人行动僵硬、缓慢。行动步态出现异常。这种症状不容忽视。如果观察到老人出现四肢和面部肌肉僵硬,同时行动步态不稳、易跌倒,步幅也会明显缩短,面部表情僵硬,这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有可能是帕金森在作祟。二:行动障碍、帕金森患者因为多巴胺传导物质减少,行动也会逐渐减少,通常会出现行动幅度明显减小肢体动作看起来很慢很僵,行动速度也会明显降低,这些都是帕金森导致的运动障碍。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症状容易被误解,认为是由衰老引起的正常现象。帕金森会导致早期活动受限、动作缓慢、语言表达困难和进食时吞咽困难。一定要提高重视。
三:颤抖现象、大多数帕金森患者都会有肢体震颤,颤抖的现象,尤其是在初期帕金森患者会有比较轻微的颤抖,往往不会容易被重视或者漏诊。帕金森产生的震颤想象具有缓慢节律性。即使患者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下,也会出现不由自主的颤抖,家人需要重视与警惕。四:强直、帕金森会导致中老年人出现肌肉僵硬麻木,主要表现在四肢、颈部以及面部。在进行活动时,会明显感到沉重感和无力感。除此之外,帕金森还会造成面部表情产生僵硬,甚至眨眼动作都相对减少。这类面部僵硬又被称之为“面具脸”。行动呈慌乱步态,会出现前弯曲身体、走路或睡觉翻身都会很困难。并且在行走过程中,下肢的协调和摆动明显消失,易跌倒,步幅明显缩短。
帕金森康复案例分享:患者主诉左侧肢体震颤3年。患者于3年前无显然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震颤,上肢较重,诉用手持物后无震颤,精神紧张,发火时症状加重。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美多巴”医治,症状有所缓解,后需加大药物剂量,近2年呈慢慢加重趋势。
就诊:左侧肢体震颤,伸舌有舌颤,舌质偏暗,脉沉细,测血压时左上肢震颤加重,血压99/80mmHg,脉搏70次/分。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疼、头晕,无恶心呕吐,神智清晰,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中医诊断:颤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中医辨证:患者老年女子,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故引发身体不自主震颤。症状加重于精神紧张、激动后,系肝风内动之象,由于肝主筋,筋失养,风邪侵袭。
治法:“活络除颤汤”组合专利方。
方剂:“活络除颤汤”组合专利方,鳖甲(先煎),龟板(先煎),煅龙骨,煅牡蛎,生地,杭芍,炙甘草,阿胶(烊化),麦冬,古方补肾散。30剂,每日1剂,每日2次。二诊:患者服药两周后,震颤显然减轻。近因家务劳苦,抖动小有加重,然较前减轻。效果好不更方,守原法徐徐调之,病情平稳,无症状,告临床痊愈。
中医治疗帕金森优势有哪些?
1.具有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优势,有改善帕金森症状作用。早期帕金森使用中药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如便秘、失眠、头晕、头昏等。中医历来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帕金森早期的患者介入中医中药治疗,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的。
2.温和不刺激,无副作用,减少西药依赖量。对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协同的作用,同时可逐渐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副作用。长期服用西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麻木等,中药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消除不适,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3.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中医药具有整体治疗的特点,通过对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调整,协调人体脏腑功能。中医药标本兼治的特点,可使帕金森PD在体质、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有整体改善,提高帕金森生活质量。
“活络除颤汤”根据以往治疗案例所总结出的一种专门治疗帕金森震颤的方案,帕金森震颤类病机在于脾虚络阻,肝风内动,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活络除颤汤”通过从帕金森发病根源着手,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药物有效渗透中枢神经,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系统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荣获国家专利!虽然中医治疗不比西医治疗那么见效快,但是中医也不像西医那样治标不治本,利弊明显,希望帕友们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
纯中药组合方剂“活络除颤方”因为治疗帕金森效果不错的,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注:活络除颤方并不是成药是需要大夫看过患者的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用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