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源中医门诊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体系有了更深理解,结合临床,对《伤寒论》中有些条文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有不足之处请同道多多指正。
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都见于《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二方都治表不解,小便不利,各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伤寒论》相关条文,和学习胡——冯体系,经过临床验证,只要外邪内饮,内饮化热的太阳阳明太阴合病病机,出现太阳表虚,心下停饮,头晕目眩,水入即吐,口渴燥烦,小便不利者;或心下停水,水热互结的心下痞者;或心悸,脐下悸,口吐涎沫,癫痫者都可以用五苓散治疗。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猪苓(9g,去皮)泽泻(15g)茯苓(9g)桂枝(6g,去皮)白术(9g)
煎服法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中集猪苓、茯苓、泽泻、白术于一体,重在利尿逐饮,重用甘寒泽泻利水通淋,补阴不足,以除烦渴。用桂枝解表,平冲降逆,温化水饮,治疗脉浮有热,气冲水逆,烦渴,小便不利者。
临床也可用汤,但是用散比较好。服散时要用白面汤服用,服后多饮热水疗效好,如果没有白面汤可以用米汤代替。
病案举例1:李某某,男,38岁,北京康营人。尿后淋漓多年,西医诊断“前列腺炎”,受寒三天,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服用感冒退烧药,大汗出,热不退,口渴,小便不利,涩痛,大便可,舌质红,胎滑,微腻,脉浮弦。给予五苓散十五包,每包9g,四小时一包,药服尽,病愈。然后用肾著汤加桂枝茯苓丸,配和针灸将“前列腺炎”治愈。
茯苓甘草汤主治太阳太阴合病,临床见桂枝甘草汤证有呕逆,心下悸,口中和,小便不利,脉浮弦滑这都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与五苓散都是苓桂剂,主证大体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五苓散治烦渴,而茯苓甘草汤不治渴,其利水逐饮作用比五苓散弱。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茯苓(6g)桂枝(6g,去皮)甘草(3g,炙)生姜(9g,切)
煎服法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甘草汤利水逐饮作用不如五苓散,桂枝甘草汤平冲降逆,解表;茯苓,生姜化饮止呕。
病案举例2:张某,男,29岁,河北承德人。婚后一年,小便清长,怕冷;腹泻一日,每日4-5次;心悸,眠差,有时做梦,口中和,舌质淡,胎白,脉虚滑。给予茯苓甘草汤加酸枣仁、煅龙牡、干姜,五剂病愈。
临床中见茯苓甘草汤证又失眠者要增茯苓的用量,加龙骨、牡蛎;有大便溏者加酸枣仁,如大便干者,酸枣仁不可用,因其有收敛涩肠的作用。
从这两个方证中可以看出,有表证兼里饮者,在解表时一定要利饮,化饮;如果里虚寒重者,虽有表证,当先治里虚寒之水饮,水饮除,里证解再治表证,否则病变百出,常需识此。
所有人大家好!
北京隆源中医门诊于年寒假(.1.15~.2.30)期间传授治疗近视眼医术,掌握此医术治疗18岁以下近视眼患者,只要配合治疗,3次摘掉近视镜,7~10次左右即可治愈,每周保养1~2次,连续三个月,只要正确用眼,不复发。
学费:.00元人民币。
优惠政策:对参加学习者及家中近视眼患者免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