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陈瑞春老师论经方芍药甘草汤
TUhjnbcbe - 2020/12/24 15:49:00
芍药甘草汤即桂枝汤的一半,用芍药与甘草配合用其治里,而不是解表。芍药之酸泄,甘草之甘缓,故有酸甘化阴,滋养阴血的说法。仲景用它治“脚挛急”,意在滋阴养血,柔筋缓急,所以能缓解脚拘急。后人所用的“中岳汤”、“去杖汤”,均为芍药甘草汤变方。它们的主要功用,前者是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后者是治脚软无力,行步艰难。如果从《伤寒论》本旨看,芍药甘草汤所治伤寒自汗出,脚挛急,是因汗出津亏,耗伤阴血之咎。后世用治湿气腿脚赤肿,以及脚软无力,扩大了芍药甘草汤的运用。这是经验之谈,可从。芍药甘草汤还是治多种腹痛之方。夹热者加黄芩,夹寒者加干姜,这是常法。究其治疗腹痛的原理,还是芍药有除血痹、散恶血的缘故。如果说腹痛是因之“血痹”,用芍药“通顺血脉”,使局部血行障碍解除,腹中急痛就自然缓解。所以,近人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脘痛、胆结石、胆道蛔虫、肾结石、子宫以及输卵管收缩的疼痛,确有缓急止痛的功效。笔者经验证明,凡是平滑肌的脏器,所出现的疼痛,用芍药甘草汤均可起到止痛的作用。究其止痛的机制,大概是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芍药除血痹,通顺血脉,一是芍药配甘草,酸甘合化缓急止痛,故能治疗上述各脏器的疼痛。芍药这味药,品种有赤芍、白芍之分,在运用中小有区别。一般是白芍多用于虚证,配补益药如当归、黄芪等滋养营血;赤芍多用于实证,配清泄药如枳壳、香附等行气活血。这种分法尚无确切的药理学根据,而传统的用药习惯,是可以借鉴的。芍药甘草汤治关节炎:芍药甘草汤原为缓急止痛,治脚挛急之方。然以其缓急止痛的特长,沿用于治疗关节痹痛是证药相符的。但由于关节痹痛多为湿热所浸淫,故在原方中加入清热燥湿药和祛风胜湿药,又是理所当然的。实践运用中,笔者常择四妙散或豨桐丸之类,配合应用,两者相得益彰。病案举例:例一:王××,女,32岁,银行职员。年4月10日就诊。患者两膝关节疼痛,甚则自觉疼热难忍,腓肠肌紧束抽掣,偶尔关节浮肿。经治多时,未能奏效。月经正常,饮食尚可,二便无异。脉缓弦,舌薄白而润。处方:赤、白芍各10g,炙甘草10g,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海桐皮15g,独活10g。服5剂,疼痛基本控制,继续守原方服10剂,诸症自罢,临床痊愈。随访1年多,未复发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瑞春老师论经方芍药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