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关节炎问答
问:“年老后类风湿和高血压两种病在你面前,你会选择自己患哪种病?”
答:“选择患类风湿,因为类风湿相对于高血压来说,若早期积极接受规范治疗是可以延缓或阻止关节骨质病变的发生,实现临床康复。但是高血压较之类风湿的危害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人都是因这些疾病导致死亡。最重要的是这个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这就让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异常艰难……”
之所以列出这个问答是想让患友们能透过这件事看到:类风湿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早期没有积极接受正规治疗(患病后6个月内进行局部联合全身规范治疗临床康复率高达96.83%)。一旦丧失黄金治疗时间,伴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不可逆性的骨关节破坏、畸形,甚至丧失功能。同时会引发眼、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2类风湿的发病特点
一、隐匿性起病:
约60%~70%患者隐匿缓慢起病,最初症状为全身不适,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经数周至数月出现对称性关节肿痛和活动障碍并伴有晨僵。一对关节炎症尚未完全缓解,而另一对关节又出现炎症,炎症周围的肌肉萎缩和肌肉软弱无力。
二、急性起病:
约8%~15%的患者症状和体征与上述相似,但病情进展快,几乎同时出现多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且早期常不对称。
三、中间型起病:
约15%~20%患者起病缓慢及严重程度居于上述两种形式之间,在发病数日至数周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全身症状也较隐匿起病者为明显。
四、复发性起病:
起病成急性间歇性关节炎,侵犯1~2个关节,局部肿胀及疼痛而伴有红斑。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后自行消退,以后又复发,间歇性可无症状,多次反复发作后关节肿胀不消退。
3类风湿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大部分患者采取常规检查(风湿四项检查)来确诊是否患有类风湿,通过类风湿因子、抗O的指标判断吃什么药物。然而,这种方式对于病因复杂的类风湿来说是远远不行。有研究表明,临床上约30%的早期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查无法确诊,仅凭医生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症状,致使误诊误治率不断提高。最终导致患者错过早期治疗“黄金期”,面临关节变形、治疗难度和费用增加的困境。同时,已确诊的患者中,约76%的患者因病因不明,长期盲目用药,效果不佳疼痛反复,致病情加速发展,多数患者因病致贫。
4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常用药包括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病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2)改善病情抗风湿病药(DMARDs)又被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其中甲氨蝶呤是现在较多类风湿患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此类药物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于类风湿的治疗,所以在患者服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个体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