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在中医古籍中常归于“水肿病”的范畴,其治疗核心理念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病情阶段,灵活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标本兼治、调和阴阳的目的。中医认为,肾炎的发生发展与外感风邪、湿热内蕴、脾肾亏虚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多从解表清热、清热祛湿、补益脾肾等角度入手。
初期治疗:解表清热、清热祛湿
1,越婢加术汤:此方适用于肾炎初期,尤其是伴有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者,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或微汗、眼睑及下肢水肿等症状。越婢加术汤以麻黄发散表邪,石膏清热除烦,白术健脾利水,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散风清热、宣肺行水之功。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湿热蕴结较重者,可选此方加减。连翘、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麻黄宣肺利水,杏仁降气平喘,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即五皮饮之意)加强利水消肿之效,整体方剂旨在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后期治疗:补益脾肾
1,实脾饮加减:慢性肾炎久治不愈,若以脾阳虚为主要表现,如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水肿尤以下肢为甚,则宜选用实脾饮加减。方中干姜、附子温阳散寒,草果燥湿温中,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木瓜、槟榔行气导滞,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2,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若肾炎发展至后期,肾阳虚衰明显,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水肿严重且按之凹陷不起,则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以增强利水之力,再合真武汤(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温阳利水,两者合用,可显著改善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症状。
注意事项
1.辨证准确:中医治疗肾炎强调个体化差异,务必在中医医师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准确辨证,方可对症施治。
2.避免自行用药:中药虽好,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根据症状或网络信息随意搭配,以免药不对症,加重病情。
3.综合治疗:除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情志调节、适度运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综上所述,肾炎的中医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合理的辨证施治,可以有效缓解肾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是中医教授何学红,大家有肾脏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