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脚麻、腿也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碗“汤”,这碗“汤”通经络、补气血,专治手脚麻木没知觉。
中医常说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我们的身体的血液好比是一条大河,在夏天,河水流动很顺畅,一到冬天,气温下降结冰,河水就流不动了。而气血不分家,血出了问题,气也会受到影响。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身体某些部位缺气缺血,就会以麻木的方式提醒,耗得太厉害,该补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把麻木的原因归结为“血痹”,痹也就是闭塞的闭,闭就是不通。血液流通受阻,气血过不来,也会导致缺气缺血。他也留下了一个方子,它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本文理论依据来自张仲景《金匮要略》)
哪些人适合用这个方子?三个特点,麻木、冷痛、无力的人。如人到中年后,觉得手麻脚麻,麻木同时常常有发凉的感觉,有时走着突然觉得腿没劲儿,使不上力,晚上睡觉很容易抽筋。
或者中风后,半身麻木,可能是左边,也可能是右边,身体一半不受控制,因为能量不够,身体的气,血,掉得太快,加上风邪入侵,剩下的能量只够一半用,另一半不听使唤。
此外,暂时没有出现麻木的现象,但手脚僵硬,不灵活,做起事笨手笨脚的,是手上的血气不饱满了。
组成: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干服法:每天早上饭后喝一剂即可。
黄芪
黄芪可以补气,让气能行血,对改善因为气虚导致各种病症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效果。
白芍
白芍可以补血益气,让血能载气。大枣可以补脾。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大枣让脾胃转动起来,源源不断地制造气血,运到四肢上。
三味药把气补足,把血补足,把气血生化之源也养起来了,因为寒气的阻挡,补进去的气血很难流通起来。张仲景找来了桂枝和生姜。
桂枝
桂枝能温经通络、助阳化气,与黄芪配伍,补气固表的同时又不至于留邪,确有一种君臣之间的默契。
桂枝能温经通络、助阳化气,与黄芪配伍,补气固表的同时又不至于留邪,确有一种君臣之间的默契。
生姜
生姜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在这个方子里面主要起一个助推的作用,帮助温暖经脉,促进气血流通,也是很好的调和营卫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