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小小的我们
总爱坐在庄稼地旁,听爷爷讲
“粒粒皆辛苦”的故事
长大后,庄稼地里的故事
悄然发生了改变
……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
是何桥镇的一位“新农人”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他
正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自己的热血青春
许天璇:敲开花样致富门
从都市追梦到回乡创业,从服装厂老板到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的五年多,许天璇建起亩的牡丹园,辐射带动当地约名村民就业。
出村、进城,这一条人生轨迹,是许天璇曾经的奋斗方向。离城、回村,这一条创业的弧线,是他谨慎考虑后的毅然转向。年,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许天璇受家乡人民和政府的感召,毅然回到何桥镇宗庄村,重新扎根阔别多年的故乡。他说:“舍不得家乡这个好地方,我相信回乡创业是最好的选择。”
回乡后,经过认真调研,许天璇心中有了发展方向,并付诸于实施:“之所以选择投资万元,建设占地亩的永春牡丹园,一开始只是建药材基地,没想到后来乡村游越来越火爆,我们就顺势开始发展旅游。如今,牡丹园已带动当地近名村民就业。”
据了解,牡丹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牡丹花可以做花蕊茶,籽可以榨牡丹籽精油,根是中药材丹皮,牡丹园每四年采挖一次,每亩地的作物经济效益能达到1万元左右。
一条时间线,记录着许天璇多年的付出与成果--
年,亩用作芍药花和牡丹花等花木花苗培育,花期3到6个月。
年,进入盛花期的芍药花和牡丹花可供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花朵进入半衰期,花朵根部用于中药材加工及提取精油。另开发50亩用于特种水果苗木培育基地;30亩用作为菊花花苗培育。
年,开始扩大休闲、采摘面积,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观光游客达20万人次,观光旅游收入达60万元。秋季花期结束,芍药根部成熟,收割中药材白芍,药材收入达80万元,期间带动农户创收约30万元。
说到未来的发展规划,许天璇表示:“镇里鼓励三产融合,我们正在建设一座中医药文化展览馆,规划建设药材加工厂,希望通过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回家创业,这个决定是对的!”
铜山游子今天的家乡,已然旧貌换新颜
我们欢迎你归来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实现青春价值
了解更多实时新闻、动态新闻
下载铜心圆APP
↓↓↓
编辑:仇瑾
全媒体记者:王珊廖旺
原标题:《新农人的“花样”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