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胃食管反流病与中医治疗
TUhjnbcbe - 2024/3/8 17:55:00

一、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与症因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或连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胃或食管症状或黏膜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患者多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口苦、纳呆、腹胀、便秘等症,严重者还可伴有一些反流综合征,如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哮喘、焦虑、抑郁、心悸、胸痛等,涉及呼吸、精神、心血管系统。

本病当属中医“呃逆”“反胃”“呕吐”“胃脘痛”“便秘”等多种病症范畴。中医病因病机认为属于胃气上逆,多因气虚、阴虚、肝胃不和、痰浊阻滞或瘀血引起,临床表现为反酸和烧心等症状,治疗以平胃降逆、和胃降逆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临床上多采用理气、宽中、降逆类药物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剂:

1、热症方剂。(主要表现为烧心,口苦咽干,反酸,脘胁胀痛胀满,胸痛背痛,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

加味左金丸

姜黄连36g、制吴茱萸36g、黄芩18g、柴胡36g、木香18g、醋香附72g、郁金36g、白芍54g、醋青皮54g、麸炒枳壳54g、陈皮54g、醋延胡索54g、当归54g、甘草18g、

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丸重6克,干燥,即得。(冰冻储藏!)

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暖气吞酸、胃痛少食。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也可用同名中成药及丹栀逍遥丸或柴胡疏肝丸。

2、寒症方剂。(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隐隐,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

香砂六君子丸

广木香24克西砂仁24克炒党参60克炒白术60克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炒广皮30克制半夏60克

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冰冻储藏!)

益气健脾,和胃。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也可用同名中成药及暖胃舒乐颗粒(胶囊或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食管反流病与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