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芍药,我想应该很多人都有所耳闻,毕竟它经常和牡丹一起出现,是中国最名贵的花朵之一。一直以来都受爱花人士的喜爱,也曾有很多古代诗人为它写下诗词,宋代王禹偁曰:“牡丹落时正凄凉,红药开时场。”(《芍药诗》)“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芍药花开忆牡丹》)描绘的正是二者次第开放。元代刘敏中也有《清平乐》词曰:“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牡丹凋谢,芍药怒放,寻花的诗人春愁尽都消散。唐诗人刘禹锡《赏社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唐代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虽然花期较晚,却是人间第一花。芍药以妖艳著称,还被称为爱情之花。宋代秦观《春日五诗》咏芍药:“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薔薇卧晓枝。”芍药妖娆动人的姿态跃然纸上。
而《红楼梦》中史湘云醉眠芍药园的镜头更让人难以忘怀,怒放的芍药映衬的正是史湘云那怒放的好年华。天下名花,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不过严格来说,虽然长相相似,牡丹和芍药却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类的植物,二者同属芍药科属没错,但牡丹是灌木植物,而芍药却是草本植物,而且比起华美的牡丹,芍药其实还能够用来入药,尤其是芍药的根(药名:白芍),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不过种植白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种植3年采收,需要种植的农户连续精心照料3年以上,才有产量,而且产量也不是很高,一亩地的鲜根产量大约有八百斤左右。除了生长时间很长,照顾芍药真的要很细心,它是一种长日照植物,在秋冬日照很少的时候会自己分化幼芽,等到春夏日照变长的时候才会开花,如果照射日光的时间短于八个小时会导致花蕾发育不良,无法开花。
此外,芍药还是一种对水肥要求很高的植物,但排水不畅的话又会引起烂根现象,所以必须要在种植地旁边挖出沟渠。因为在年的时候,芍药还是很受欢迎的一种中药材,入药后的统货一斤能达到20元,收购价格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相当不错,经济效益可观。如今几年过去,市场对芍药的需求却大幅度上涨,需求越来越多。不过据种植户介绍芍药的价格也是有周期的,一般在6-7年会有个较大变化,而选择种植的原因则是种植的前两年能套种其他农作物,产生其他收益。
本来芍药5月正开花,正是剪花的季节,虽然白色花朵开得很漂亮,也很吸引人,可是如果不去除掉这些花朵的话,植株会把营养都供给花朵,让花朵开放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根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正常管理流程就是在开花的时节把花朵剪掉。再施加一定的肥料,让其快速生长。一些药农表示,芍药既可以入药,开花的时候当观赏用,毕竟芍药的观赏性确实很不错,好几亩地凑在一起成片开放的样子也称得上是美不胜收,可以引来游客,这样当地也能够做成一个小型的游玩景点,开设农家乐或者别的什么,都能够能带来其它收益,这样的创新思路其实还挺不错的,近几年这种观赏式的农家乐很吸引人,收入肯定是要比直接卖芍药根要高得多的,大家其实可以借鉴一下这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