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第六节
一、红花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来源: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以花冠长、色红、鲜艳者为佳。
采花标准以花冠顶端金黄色、中部橘红色为宜。不同成熟期红花所含成分有差异。头状花序采收时注意不要弄伤基部的子房,以便继续结籽。
种子入药:白芥子
鉴别红花第一步:认识正品纯货。
合格品分三种:一为干花采摘。最好的品相最好的货!商品称红毛花。
二为摘下簇状红花自然晒干,天气晴好,颜色也红艳艳。花多聚集成皱缩弯曲不规则的团块或散在
三为摘下簇状红花,遇上阴天,阴干干燥时间较长,颜色稍暗淡,可见簇状花朵。
鉴定红花第二步:看看经常掺进红花的料子。
1、提取过的料子颜色稍暗,扭曲,碎而短。用水湿润,手指按着划过白纸,几乎不能留下痕迹。
2、增重料子:性状:颜色浅,没有生命鲜活力,质地脆,硬硬的。
料子:就是经过处理加工的红花
鉴别红花第三步:水试
传统掺伪手段:1、细沙,极细的沙子,水试搅拌可见细沙沉淀。少有可能是自然风沙,多则可能人为,掺伪者浑浊为加人淀粉等杂质。
2、糖,浓度高的白糖水喷雾器喷洒,结块后晾晒拨撒,增重。口尝甜,手抓搓捻黏。
3、加矾,口尝涩。
4、水分,第一天买入,第二天原价卖出,夜晚喷水闷润。手抓成团后松手不完全散开。
5、染色,品相不好的染色后销售,水试正品金黄色泡水正品为金黄色,澄清无沉淀,染色者泡水,水液红色。
6、加料子,可以把手心上面花拂去,只看底部留下的花,摊薄,料子色暗、弯曲、脆、硬。水湿润后在纸上划痕,无色为提取,黄色为增重,浅黄为正常。(总体积小,价格低,尤其掺五分之一以下最具隐蔽性)
新疆好红花:柔、艳、轻。
二、地肤子
来源:黎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性状:扁球形五角星形。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凸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圆形,黑色。气微,味微苦。
关于外形和大小:
1、正常采收,因为地肤子的同一个枝条花果成熟时间不同,也会有未完全成熟的翅不明显的情况。
2、不同植株结果大小不同,同一枝条也有大有小,越往上越小。
3、采收早,小粒可能导致无翅的比例增多。
鉴别:地肤子五角星形,有小翅,背面有脉纹,种子瓜子形。
碱篷子五角形,无小翅,棱线突起如饺子边,种子类圆形。
藜子个子小,果实类五角,无翅,种子扁圆形。
质量标准:药材以身干、果实饱满、灰绿色、不含杂质者为佳。枝叶沙土都是常见杂质,不可以超过3%。
三、柿蒂
来源: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性状:扁圆形。中央较厚,微隆起,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圆孔状的果梗痕。外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质硬而脆。气微,味涩。
功效:降逆止呃
第七节
一、紫苏
紫苏是药食同源药物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叶
来源:唇形科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质脆。带嫩枝者,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
田间管理很重要,采收时间、频次、施肥时间和用量均可影响挥发油的含量。
光照好、气温高、生长期长,则挥发油含量合格。
采收最佳紫苏叶应在紫苏植株上部30厘米处,即第5、6叶片处。
采收紫苏叶的方法:1、捧采:采时用手捧起上端叶子,向上聚拢用力,让叶子和嫩梗脱离枝头,然后放落入袋子中。剩下中下部的叶片,继续生长,待叶片密集长大后再采。
2、劈采:用窄竹片尖端削成箭形,长约1米,左手拎起植株根部,右手用竹片从上向下打落叶子,收集后晒干。
鸡冠苏为传统质优品。
紫苏梗:唇形科紫苏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不得少于0.1%。
老苏梗质地坚硬,手捏不能捏扁,嫩苏梗髓部占大部分,不费力就可以捏扁。
夏天采收不见苏子兜,不合格。秋天采收可见苏子兜,合格。
苏子兜为宿存花萼,传统用于血虚感冒。
紫苏子:
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不得少于0.25%。
迷迭香酸含量和成熟度有直接关系,因此,需待果实成熟后方可采收。过早则不合格。
性状:暗紫色网纹,压碎有油性、香气。
二、紫石英
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具棱角。紫色或绿色,深浅不匀,条痕白色。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表面常有裂纹。质坚脆,易击碎。气微,味淡。
第八节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性状:虫体似蚕,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到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1、子座一般单一,不分支,子座比虫体短或近等长,基部粗壮,顶部细而尖(不孕端),子座连接处常包住头部大部分。
2、虫体胸节稍细,颜色突变色浅,背部环纹三窄一宽。末腹节多向内弯。
3、子座断面白色,虫体断面有形状各异、深色消化器痕迹。
4、鼻闻有“菇”样气。
正品以虫体色黄净、光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不空心,子座短小,无霉变和杂质者为佳。入药时须草、虫兼备。
建议选择环纹明显,色泽正常、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无残缺、无畸形、质地良好而又干燥者。
人工培育品:颜色浅、质地轻;子座细、不包头;身体直、气味淡。
亚香棒虫草: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菌寄生在鳞翅目多种昆虫幼虫上的虫体及子座。
虫体和子座常常会有白斑。环纹不明显,子座从额顶出,顶端圆形,中部四足不太突出。
虫草花(金虫草):食用菌。谷物、虫类、蛋奶做培养基培育。不具备冬虫夏草的任何功效,非中药。
第九节赤芍和白芍
一、赤芍
多以开白花者为白芍,开红花者为赤芍。
赤芍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白芍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赤芍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不去皮野生芍药,历史上以“糟皮粉茬”的内蒙古多伦为道地,被誉为赤芍之乡。
白芍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京赤芍坚实紧结,有铁杆赤芍之称。
赤芍要白,白芍要赤?
赤芍断面颜色深浅不一的原因:1、产地不同,土质原因。如海拉尔产表皮灰黑,断面粉白,。东北产则外皮红褐色,断面粉红,射线明显,枯心多。赤峰产红白均有之。
2、各自干燥前是否闷之。闷者色深。
3、切制前水润时间长短。
4、干燥是否快速及时。及时暴晒者断面色浅,反之鞣制变红色深。
白色比赤色芍药苷含量高。
高龄白芍赤芍化,低龄赤芍白芍化。
影响赤芍、白芍分化的主要原因:1、生长环境和人为管理;2、基因分化因素;3、生长年限长短。
在一定条件下,白芍、赤芍是可以过渡的。赤芍、白芍之所以分化主要是野生性状,年老性状的体现。目前赤芍在东北和内蒙已经栽培成功。
赤芍之川赤芍性状:剥去外皮者表面淡紫红色或肉白色,未去外皮者棕红色或暗棕色。断面显粉性,黄白色或带紫色,木化程度小。味苦甜。无论在外观、气味还是含量上。都明显弱于赤芍。
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
赤芍饮片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5%。
易混品:地榆
鉴别:赤芍气花香,皮部不紧贴,木部有裂隙;地榆气清苦,质地硬脆无裂隙。
二、白芍
根茎部分,俗称狗头。
煮过之后入滚筒加粗砂石去皮。
商品为杭白芍、亳白芍、川白芍。现市场以亳白芍为主。一般认为,杭白芍质量最佳(年限最长)。三种白芍均以条粗长、质坚实、粉性足、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优。
杭白芍性状:质坚体重,不易折断,粉性足。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
亳白芍性状:表面黄白色或淡粉黄色。圆柱形,稍弯曲。此种产量最大。质坚体重,断面淡黄色或带粉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汗酸气,口尝苦)。
川白芍:表皮粉红色,皮孔和须根下陷。断面淡粉色或淡黄白色,有时稍带棕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
栽培白芍簇晶数量明显比野生芍药少。
炮制: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呈类圆形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炮制品: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碳。
白芍药材检查项:水分不得过14%;总灰分不得过4%;铅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二氧化碳残留量不得过mg/kg;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小于22%。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小于1.6%。
白芍的养护:白芍在贮藏过程中容易生霉、变色、虫蛀。陈货抗虫性差,新货不易生虫。需经常检查翻晒。翻晒时,宜温和阳光,忌烈日,以免变色发红。轻微霉点应及时摊晒刷霉,切忌水洗。否则,浸入内部则颜色变黑。不宜久藏,须掌握“先进先出”原则,注意药物的入库日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