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识中药白芍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药材名称:白芍

别名:芍药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晒干

药用部位:根

产地:浙江

科:毛茛科

原植物:芍药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高50~80厘米。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

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

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1厘米;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花期5~7月

蓇葖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果期6~7月。

白芍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根粗、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拿在手里硬的如砖头,颜色不亮最好

白芍药性/p>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泄热。善调心中烦

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相火上郁,则阳泄而烦心。小建中),治少阳病,心悸而烦者,芍药清相火之逆升也。阳根于水,升于肝脾,而化丁火。水寒土湿,脾阳郁陷,下遏肝木升达之路,则郁勃而克脾土,腹痛里急之病,于是生焉。厥阴以风木之气,生意不遂,积郁怒发,而生风燥,是以厥

阴之病,必有风邪。风性疏泄,以风木抑遏,而行疏泄之令,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带、若遗,始因郁而欲泄,究欲泄而终郁,其或塞、或通,均之风燥则一也。

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处处有之,为多年生草本,山野自生,或种植,因芍药花美也,根做纺锤形,外淡褐色而内白色,其稍赤者名赤芍。

味苦酸,性平,无毒。

白芍为泻肝安脾,缓中去水要药,功能养血散瘀清热利肠,止腹痛,治痢疾,治胎产前后诸病,为女科良药。

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女人一切病,胎前产后诸疾,治风补劳,退热除烦,益气,惊狂头痛目赤,明目,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

泻肝安脾,收肺气,止泻痢,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

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鼻衄,目涩肝

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血痹即血凝于肌肤而为痹)。

为春之花,而根微酸,故主能敛肝木,降火行血。苦性较轻,故白芍只微降,大黄则降力大。味苦能泻血,其色白,故又能行气分之水。

主治结实而拘挛,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

平肝止痛。

普通二钱而五钱,大剂一两以上。

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肠胃中觉冷,均忌,反藜芦恶芒硝,鳖甲,小蓟。"

炒白芍:取净白芍片,锅内炒至微黄色。

酒白芍:取净白芍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润后放锅内炒至微黄色。(每斤用黄酒10斤)

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6~15g。

不宜与藜芦同用。

免责声明:涉及处方用药,请在正规中药师、药剂师处咨询。

盲目试用、本平台不负任何责任。宗旨只为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