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药又称金芍药,简称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每年夏、秋季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即可入药。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鉴别用药]白芍药与赤芍药在《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里是不区分的,通称为芍药。唐末宋初才将二者区分,但前人谓“白补赤泄,白收赤散”,一般认为白芍药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白芍药主治血虚阴亏,肝阳上亢诸证,赤芍药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淤,清泄肝火,赤芍药主治血热、血瘀、肝火诸证。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芍药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还含芍药内酯、苯甲酸等。此外还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
请在医师或者药师指导下进行购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