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学—纯文学的聚集地
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
主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温雄珍
★
陈春生,笔名:春风,自由撰稿人,《中国作家网》注册作家,毕业于武威南铁中,曾工作在兰州铁路局武威南机务段,后调入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
作品有:《铁路人的守望》《乌鞘岭下马兰花》《善良的谎言》《丝路明珠——古城凉州》《守望在风雪的夜晚》《故乡的那一片云》《一八五团的红色之旅》《踏雪寻梅》《德国法兰克福印象》《浪漫的巴黎之旅》《又是樱花烂漫时》《“倒淌河”文成公主的泪》等。
乌鞘岭下芍药花香陈春生(安徽合肥)正是盛夏时节,我来到了大西北,来到了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回到了故乡小镇武南。此时的南方已酷热难耐,然而地处西北高原的小镇却尽显清凉,尤其是早晚更显凉爽宜人,这也让我明白了武威为什么会在古时被称之为“凉州”。周末,妹夫一家从武威城里开车来到武南小镇,邀我一同前往古浪县观赏芍药花海。车出武南小镇上了连霍高速,向兰州、西安方向驶去,大约行驶了四十分钟下了高速进入了古浪县城,又穿过县城沿着县道乡道先去了黄羊川芍药谷,在经过了一段蜿蜒的盘山沙路我们到达了芍药谷。芍药花的花期在中原地区一般都是春末夏初的时候,基本上是集中在四月到六月间,盛花期是在五月。安徽亳州每年都举行芍药花展,今年本打算前去一睹为快,但因合肥的肥西出现新冠疫情而未能如愿。也许我前世与这芍药花有缘,虽错过了亳州的芍药花节,但却让我在这盛夏时节与它在这高原之上又不期而遇。上得山来,我不禁被这漫山的芍药花所震撼,但见一望无际的芍药花竞相绽放。山风吹过,花香四溢,娇艳欲滴。芍药花因其花形妩媚,花色艳丽,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相传,“东汉神医华佗为研究中草药方便,在其宅前建了个药园,他种药草、建药房,向人们传授技艺。有一天,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颗芍药,他就把它种在屋前。他仔细研究了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没有什么可做药用。某天,华佗在灯下看书至深夜,忽然屋外传来女子的啼哭声,他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朦胧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掩面啼哭。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而出,却不见其人,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药。华佗心中一惊,难道它就是刚才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回屋读书去了。谁知刚刚坐下,啼哭声又飘然而至,再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反复几次,皆是如此。华佗觉得蹊跷,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发生的事说于她。妻子说:“药园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想来你是没有弄清它的用处,它感到委屈了吧。”华佗听罢说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清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什么药也不见好转,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又服了二日,其病全无。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了研究它的根,着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的肉质块根(白芍)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生品长于平肝,麸制长于养血、敛阴,酒制长于活血,碳制长于止血。游览了黄羊川芍药花谷,我们又驱车前往古丰镇芍药花基地。再一次穿越古浪县城,沿着宽畅的柏油路在导航的指引下前行,途中经过了西路红军古浪战役纪念馆。路逐渐的有了坡度,在向山上行驶,在穿越了古丰镇,进入了一片山谷间,拐了几道弯后,到达了古丰镇芍药花基地。因是周末游人很多。停好车,沿陡坡上得山来,令我惊讶的是竟有这么多绚丽多彩的芍药花盛开在这高山之上,这儿的芍药花比黄羊川芍药花谷面积大,且海拔高又背靠青山,景色比黄羊川芍药花谷更加靓丽。那花团锦簇的芍药花在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的映衬下,宛如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一时有如坠入桃花源之感。各品种芍药花漫山遍野;有御衣黄、金带围、叠香英、冠群芳、醉娇红、点绛唇、试梅妆、玉逍遥……其各展风姿,争奇斗艳。牡丹以深红为上,芍药则以金黄为贵。山风轻轻拂过,那一朵朵尤如绸缎的花朵在枝头晃动,与其说是晃动不如说是在翩翩起舞,那妩媚而婀娜的舞姿,更显得娇艳动人,让人意犹未尽,让人留连忘返。因其藏在这山谷里,又多了一种绝世的风韵。清代名医李时珍曾说:“群花品中以牡丹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人称谓牡丹为花王,称芍药为花相。”我感叹,在这西北高原之上,这乌鞘岭下,寂静的大山里,盛夏时节,竟隐藏着一个春机盎然的地方。我们沿着花间小路向山上走,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上升的原因,山上气温比山下低,花开的比山下稍晚,这些花,开的鲜艳,开的灿烂,一行行,一片片,我站在山坡之上向下望去,被这漫山遍野的芍药花陶醉了,我深呼吸慢吐气,尽情感受这芍药花海带来的幸福感。这些芍药花是幸运的,一样的生在这大山里,但好些野花却默默的无人怜惜,开自无聊落更愁,而这芍药却不一样,每到花期都会有人记住它来欣赏它。但是我还是来的有点晚,部分芍药花已经谢落,那一层层落红堆在根头,挂在枝头的也有许多在凋零枯萎,见这情景,我不免略生伤感。在彷徨之际,一阵山风轻轻袭来,又有几朵也悄悄落下,好似在演奏一曲“葬花吟”。其实,我也是太多情了,也没必要伤感,最美的花朵和事物一样,往往都不能长时间绽放和持久。四时有序花有期,年年落去年年开,花开无语,花落无声,就是花葬土下,也依然暗香犹存……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待来年这芍药花开,芬芳馥郁满山谷,姹紫嫣红遍山野,不就因为这些落花化作春泥润育的结果吗!
声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因本刊发文具有连续性,若非违法违规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删除任何一期发文,其它公众平台因需要要求删文,经作者同意后需向本平台支付元断号费、编辑费、“原创首发”转让费;作者个人要求删除已经发布的作品,需向本平台支付元断号费、编辑费、违约费。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本期采用图片由作者拍摄提供,特此致谢!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