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花相芍药自是风流时世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愈 http://pf.39.net/bdfyy/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柳色鹅黄蘸碧沙,

隔溪遥指四娘家。

故园春事如今晚,

可见东栏芍药花。

今天,明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诗中的主角——芍药。

芍药者,犹绰约也,妍美好貌,故以为名。

芍药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超过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花卉之一,被人们誉为“花相”。

宋代记载:“洛阳牡丹,广陵芍药,并美于世。”

广陵即今日之扬州。由此可见,牡丹称花王,芍药称花相,古已有之。

芍药花开绚烂华美、妩媚多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爱描绘的对象。

苏东坡称: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赋诗曰:“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杨万里诗曰:“欲比此花无可比,且云冰骨雪肌肤。”

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即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

芍药又名“将离”、“离草”。

崔豹在《古今注》记载:古人相别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即中药材当归)。

离别时赠之以芍药,相招时寄之以当归,拒绝返回则还之以远志,这是古人以物寓意的潇洒志趣,也是文采风流的含蓄美德。

芍药入药的部分只有花根。

相传,华佗在家中种植百草,以考药性。芍药虽花朵美艳,但茎、叶、花都没有药性,因此就被放弃了。

后来华佗的妻子生病,恰巧华佗不在。其妻命人挖取芍药根,煎水饮之,等到华佗回家时,疾病已经痊愈。

妻子说:你尝了芍药的茎叶花,却不曾尝根啊。

华佗不禁感慨: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夫人真是睿智合道,吾之良师也。

中医认为芍药根,性寒凉,味苦酸,入肝经和脾经。具有养血柔肝,止血止痛,敛阴收汗之功。

常用于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自汗,盗汗。在妇科病方面,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是妇科的常用药物。

自汉代至唐代七百余年来,芍药根在医书记载里只有一种称呼——“芍药”。

南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才开始区分芍药有白芍和赤芍两种,但书中是以花的颜色,来区分芍药根的种类。

直到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才明确了白芍、赤芍的功效和主治症状的区别。

从此,人们开始将白芍和赤芍作为两种药材来独立使用。

李时珍说: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泄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张寿颐在《本草正义》中说:白芍补血,养肝脾之真阴,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态横。赤芍能逐血导瘀,破积泄降。

生活实践中白芍还可用于安胎止漏,清热止痢,通小便。赤芍还可用于消痈散疖。

正所谓: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予。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明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