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过程,挺享受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这过程,挺享受的

节奏大师里永远的手残曲目《克罗地亚狂想曲》,那是一首用明快的节奏描述的关于战争的悲惨画面,画面中是饱受战火洗礼后的克罗地亚灰烬与断壁残垣,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而克罗地亚的悲伤和希望,是我在用心感受音乐之后才体会到的。

八年级,钢琴老师布置了《克罗地亚狂想曲》作为寒假的练习曲,不到一周,我就把曲子弹得烂熟,而且自我感觉好极了,直到给老师交作业的那一天,我的演奏被老师批评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

老师说:“弹钢琴不能全是技巧,得有一点真诚的东西进去,而你的弹奏没有任何灵魂。”我心里一百个不服气,回家后自己录音试图去找到背后的原因。可录音和我预想的效果完全不同,像一段哀婉的咏叹调,此时,曲谱上“明快的”标识像是对我赤裸裸的嘲讽。

我不死心,又一次找到了老师,试图解决技巧背后的情感问题,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书为我讲解音乐背后的历史:“犹太人在血与火之中重建国家,这首曲子,就是为了谴责战争,警醒世人所谱写的。”听完了老师的介绍,我回家继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又一遍一遍地循环马克西姆版本的演奏,试图找到些灵感。

慢慢地,我的琴声里终于走出一位坚强的战士,手持巨剑喊出胜利的宣言。我沉浸在自己的曲声里。左手伴奏部分八度的和弦跳跃着,从悲凉的旋律中闯了出来,曲调里闪耀着顽强生命的光彩。”诚以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在我的琴声里,战士们重振旗鼓,夕阳被炮火染成了红色,他们仍未放弃,这才是克罗地亚的战争啊。这也是我自己的战争啊!

屡败屡战,精益求精,永不言弃。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走进了一段从未了解过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身体的感官,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克罗地亚的悲伤和希望,在用心感受音乐之后才体会得到,结尾处,愈发昂扬,废石中长出一株白色的小花,便是希望我并未能跟上,夹杂在乐声碰撞融合,编织出了令我震撼的景色到最后。我的生命,也因此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与美好的体验。

这过程,挺享受的。

By:九年级的思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