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尔巴尼亚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复制链接]

1#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eShqip?ris?;英语:RepublicofAlbania),简称“阿尔巴尼亚”(Albania),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国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平方英里)。海岸线长公里。首都地拉那,其国际代码为AL。

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古老的民族之一,14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几个封建制公国,年起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近年,年独立,年成立阿尔巴尼亚王国,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年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鹰,沿自15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领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鹰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征,故此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

1、史前文明

考古发现证实,约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先民在阿尔巴尼亚活动.。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亚人的后裔。

在古代,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包括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人认为伊利里亚人是他们的祖先。公元前6世纪开始希腊人开始在今天阿尔巴尼亚的海岸地区建立殖民地。今天拉奇、都拉斯等城市都是从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公元前5世纪一些当地部落酋长建立了一些短暂的国家,但它们在其建立者死后都很快就瓦解了。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伊利里亚人的女王特塔(Teuta)拥有一支自己的舰队在地中海上抢劫,甚至古罗马的商队都受到她的威胁。罗马为此派军队到伊利里亚来消灭这个威胁。

2、罗马帝国事情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罗马与伊利里亚第一次交战。一些希腊城市从此成为罗马的保护区。

公元前年,阿尔巴尼亚被罗马占领。

公元前27年在奥古斯都大帝正式征服伊利里亚。伊利里亚成为罗马的一个省。但其多山的内地并未能非常彻底地罗马化,因此伊利里亚方言在当地居民中被保留下来,在中世纪它演变为今天的阿尔巴尼亚语。

基督教很早就在阿尔巴尼亚普及开来了。据说圣保罗曾来到过伊利里亚。最早的今天考古学能够证明的教堂建于4世纪。

当年罗马帝国分裂时,阿尔巴尼亚北部归西罗马,南部归东罗马(后拜占庭帝国)。今天阿尔巴尼亚北部天主教盛行,南部多为东正教,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在民族大迁徙后期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有许多斯拉夫人定居下来了。至今阿尔巴尼亚有许多斯拉夫地名。

3、被入侵时期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这个国家又屡遭入侵。

公元9世纪以后,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

11世纪末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军队多次经过阿尔巴尼亚南下前往希腊。

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制公国。

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拜占庭帝国丧失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阿尔巴尼亚分裂为多个小公国。有时也被外国控制(塞尔维亚、那波利、威尼斯等)。在这段至今为止没有很好地研究过的、被历史学家们争论得非常激烈的时期,阿尔巴尼亚民族诞生了。其诞生地可能是阿尔巴尼亚中部或北部的山地,其核心可能是一个游牧文化,其机动性可能为其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

14世纪时阿尔巴尼亚语已有记录,其传播地区一直延伸到今天希腊北部和科索沃。

4、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

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军事入侵阿尔巴尼亚。

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统治近年。

15世纪中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直到今天他被看做是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

到18世纪,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周围逐渐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体,并形成不同的书面语言,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好,所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在这期间,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成为穆斯林,随后以土耳其新军的身份随土耳其军队作战,由此在奥斯曼帝国取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例如19世纪著名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就是阿尔巴尼亚人。

19世纪中期阿尔巴尼亚人民曾举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起义,都被土耳其统治者镇压下去。

年4—8月阿尔巴尼亚德契奇山区爆发民族起义,由于领导起义的封建主同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局谋求妥协而告失败。

5、独立时期

19世纪下半叶,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日渐高涨。

年1月阿尔巴尼亚爱国者乘奥斯曼帝国解散议会、新议员选举之机,再次发动起义。4月贾科瓦地区爆发起义。5月波及整个科索沃,7月从北部地区扩大到中部和南部,成为全国性的总起义。8月起义者占领斯科普利亚、费里等许多城市。10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参加的巴尔干国家希腊、黑山、塞尔维亚密谋打败土耳其人后,共同瓜分阿尔巴尼亚。

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保加利亚等巴尔干国家组成联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结果巴尔干同盟大胜,塞尔维亚更打算夺取阿尔巴尼亚,从而取得进入地中海的港口,但与塞尔维亚敌对的奥匈帝国不愿塞尔维亚坐大,协助阿尔巴尼亚独立,阿尔巴尼亚也因此在年宣布独立。

年11月28日在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伊斯梅尔·捷马利(—)组建第一个阿尔巴尼亚政府。同年12月英、奥、法、德、意、俄六国大使在伦敦开会,承认阿尔巴尼亚脱离土耳其独立,但同时又把它置于六国控制之下。根据会议的决定,阿尔巴尼亚的领土被缩减一半:科索沃划归塞尔维亚,北伊庇鲁斯划归希腊。

年欧洲国家承认阿尔巴尼亚的国境。塞尔维亚丧失阿尔巴尼亚后,获得有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内陆地区科索沃和今天马其顿的西北部作补偿。这个决定为今天的科索沃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奥匈、意、法等国军队占领。

年奥匈帝国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北部,意大利占领其东南部,法国占领了都拉斯。当年奥地利军队占领塞尔维亚时,被战败的塞尔维亚军队经过阿尔巴尼亚逃向希腊。

年希腊军队占领都拉斯。在年的巴黎和谈上,阿尔巴尼亚的代表团能够达到重建阿尔巴尼亚的目的。虽然如此希腊和意大利不愿从它们占领的地区撤兵,但年他们被阿尔巴尼亚人驱逐。

年阿尔巴尼亚再次宣告独立。

战后阿尔巴尼亚的情况依然动荡不安。各地酋长争权,政府交替平凡。

年12月封建反动势力的代表阿赫梅特·索古出任政府总理。

年6月阿尔巴尼亚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力量推翻了索古政府,建立了以范·诺利为首的民主政府,他是一个希腊正教主教。政府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施政纲领,但没有得到实现,民主政府于同年12月24日被索古推翻。

年1月索古宣布成立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自任总统。

年改行君主制,年9月索古又把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改为王国,自封国王索古一世。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他在经济和国民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年4月,第二次大战爆发前5个月,意大利人一举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迫使阿尔巴尼亚国王逃到英国,索古王朝告终。索古为了反对南斯拉夫觊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成为意大利的附属国。随之,从意大利那里得到了财政援助。他还鼓励意大利资本家到阿尔巴尼亚投资。

年,意大利战败后,德国人入侵并控制阿尔巴尼亚。

年11月29日,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全国解放。

6、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年,阿尔巴尼亚举行了选举,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袖恩维尔·霍查获胜,成为政府首脑。

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年,在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阿尔巴尼亚退出了在年加入的华沙条约组织,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

年,阿尔巴尼亚面临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年,修改宪法,改称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年,霍查在其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中说:“毛泽东的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阿尔巴尼亚坚持拥护斯大林及其路线。

年1月,阿尔巴尼亚以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义,为纪念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举办了官方的、民间的庆祝活动。

阿尔巴尼亚从年起能自行生产农用拖拉机,年能够生产所需零配件的90%。

年12月18日,地拉那电台宣布:自年以来一直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党的领袖恩维尔·霍查的左右手穆罕默德·谢胡因神经崩溃而自杀身亡。

年12月7日,阿尔巴尼亚又在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尤里·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发表的第一篇评论中表示:“地拉那不曾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发生过关系,也绝不会与安德罗波夫以及任何背信弃义的苏联领导人发生关系。”

年1月,霍查要求议会任命阿迪尔·查尔查尼代替谢胡担任部长会议主席。查尔查尼在其声明中宣布:他将继续执行党的领袖霍查的“真正的马列主义路线”。恩维尔·霍查去世以后,新领导人拉米兹·阿利雅继续着霍查主义政治路线。

年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改名为“国民军”,阿武装力量由陆、海、空三军、条令与训练司令部、地区支援旅和后勤旅组成。兵役制度为合同制。现役兵力约有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为总参谋部。

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同时与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北约。

年4月28日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向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正式递交了阿尔巴尼亚加入欧盟的申请;

年底欧盟批准了阿尔巴尼亚的入盟申请。

年6月24日正式获欧盟批准成为欧盟候选国。

年,阿尔巴尼财政收入亿列克,财政支出亿列克,财政赤字亿列克。截至年,阿尔巴尼公共债务余额亿列克,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16%。外汇储备36.76亿美元,外债余额80.41亿欧元。

赏金猎人M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