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小众类中药材价格也翻倍!
近日,中药材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春节过后,中药材的价格涨幅呈现出了加速态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又会对接下来的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记者近日来到了我国四大药都之一的安徽亳州进行实地探访。
早上八点钟不到,记者来到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大宗交易样品行里,记者了解到像当归、黄芩等不少中药材价格都上涨了。
不仅仅是这些常见的中药材价格上涨,一些比较小众的中药材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涨价。经营户蒋大勇告诉记者,像“王不留行”这种小众类中药材,去年只要六七元钱一公斤,而现在却价格翻番,直接卖到了12元以上。
蒋大勇说,这一轮的涨价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由于药材产地收购价上涨,他们也只能随行就市。但对于这样的涨价,经营户们也有一定的担忧。
药材经营户姜丰收:我们也担心,担心害怕货进多了以后,跌了价也不好说。现在是我爸爸在产地住着,需要一个规格的就进上几根,卖完了再进。就这样,也不敢进多了。
变得谨慎的不仅只有卖家,面对价格上涨,前来购货的买家也是货比三家,不敢轻易出手。
二、什么原因推动了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记者实地探访找答案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推动了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呢?记者在走访当中了解到,这主要和各种中药材在原产地的种植情况有关。
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白芍种植基地,眼下这一季的白芍正冒出紫红色的芽头,种植大户张步云告诉记者,前几年,由于当地白芍价格持续走低,让不少原本种植白芍的农户都采取了改种或者是推迟采挖的措施,种植户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记者从亳州市药业发展促进局了解到,根据年当地白芍种植面积来计算,其年产量应该能达到10万吨,但实际的采挖产量只有8万吨。
市场交易低迷,导致种植户种植意愿不高,种植面积减少,库存不足,最终带来价格上涨。此外,亳州市发展改革委在对此轮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调查中发现,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国家新药典中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提出的新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药价的上涨。
建基地、种药材、买种苗、学技术、搞加工、做购销、看视频、报项目、找商机、求合作,请登录中药材基地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