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能够手术治疗的胃癌,瘤体病灶已经切除,周围转移淋巴结已作了清扫,与过去古人所述的癥积盘踞、坚硬不移者,在病理形态上已有很大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瘤体的负荷已经减轻,但残留的具有特殊“运动”能力的癌细胞,以及肉眼或影像学检査所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灶,仍然是日后可能复发的隐患。在人体正气已虚、免疫失控的基础上,流散之邪、痰瘀郁毒可能再度萌生,形成新的肿瘤。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Ⅱ期和Ⅲ期胃癌在手术或化疗后,大约有60%的病人会在术后复发转移,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由于患者对化疗药物多药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也有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中断了规范化治疗。通过实践与思考,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瘀法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取得一定效果,兹述如下。
气虚血瘀与癌栓形成
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是肿瘤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危险阶段,也是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能否再次发生转移主要涉及三类分子事件,即细胞的黏附性、运动性和降解酶的作用。根据我们临床观察,脉管内发现有癌栓形成者,大多是手术后高复发转移的肿瘤人群。在年龄60岁以上的人群中,胃癌的发生有一个陡然上升的趋势。因人体正气正处于衰退阶段,再加胃癌手术创伤及化疗损伤,气血不足,免疫功能下降尤为明显。
益气化瘀与抑制癌栓形成
近几年来,随着对胃癌研究的深入,在用药方面有些认识和体会:
1.化瘀消积,三棱、莪术独具良能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习用三棱、莪术配伍使用,收效良好。虽长期应用也未有一例曾见破瘀伤正或不良反应者。个人认为,对肿瘤瘀血或抑制癌栓形成的针对性治疗,三棱、莪术当引为重点药物,其他药物很难在这方面替代其独特作用。从现代药学研究来看,三棱醇提物三棱总黄酮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能显著减少全血黏度,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转移。莪术是当前抗肿瘤研究中比较热门的一味中药,所提取的有效成分如姜黄素、β榄香烯、莪术醇等研究也比较多,认为莪术具有多靶点的抗癌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调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止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2.益气扶正,*参、黄芪联合增效Ⅱ期、Ⅲ期胃癌从手术摘除到复发转移有一个过程,其间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身体状态的修复是十分重要的。中医不同于西医的一个特点是“祛邪不忘扶正”,肿瘤虽然切除,但正气内虚,余毒未尽,“伏邪”仍然会再度复燃。近几年来,我们在临证中,常以三棱、莪术化瘀消积,用*参、黄芪等健脾益气,同时根据气虚和血行不畅的特点,伍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或增加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清泄郁毒,既突出重点,又照顾整体,较为符合病情特点。我对胃癌术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病机切入点,以抑制癌栓形成作为临床治疗的关键,选用孟河学派马培之先生治疗癥积病症所推崇的归芍六君为主扶正,用三棱、莪术等药物化瘀消积,相继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从临床观察病例的分析来看,运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药物配伍,收效良好,不但患者症状改善较快,食欲增进,体重增加,而且术后复发转移者低于单纯化疗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
本文所阐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胃癌术后如何有选择性地运用化瘀药物,在扶正的同时通过抑制癌栓的形成,从而减少转移的几率。由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十分复杂,实验的对象往往不同于人体,中西医用不同的方法,各种学术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去探索是十分有益的。费尔巴哈有句名言:“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大概对肿瘤治疗上的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也需要从长期实践中找到答案。
文字/刘沈林姚学权
整理/邹坤吴冠楠杨娇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