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年报统计,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1万。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高出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中一部分患者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术后需要进行5-10年的内分泌治疗,这类药物往往伴有类更年期综合征之类的不良症状,长期的困扰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我们采用中医药调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常用的药物
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药物,如三苯氧胺、来曲唑、阿那曲唑等。内分泌治疗药物可抑制卵巢合成雌激素,使其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一系列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候群,称之为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
二、内分泌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改变、阴道出血、外阴瘙痒、游走性身体疼痛、性情急躁或精神抑郁、潮热、汗出以及血栓性疾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增高等。
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发生几率高,副作用多,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干扰了乳腺癌治疗的连续性,影响患者生存期。目前西医处理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尚无较好办法。
三、怎么解决?中医治疗的优势:中医药具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1、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有潮热、烦躁易怒、烘热汗出、手足心热、失眠、心悸、腰酸等,属于中医郁证、不寐、百合病、汗证、脏躁、心悸、经断前后诸证等范畴。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情志不畅、药毒内伤、久病致虚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肝、肾,病性属本虚标实。其病机以肾虚为主,肾虚为本,郁证为标。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病位主要在脾、肾。乳腺癌的病机是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所致的气血失调,脏腑紊乱,邪毒内结,日久则脾肾亏虚,阴阳失调;窦云认为病机是因脾肾亏虚,阴阳失衡,肾精不足,虚火上炎所致。
2、中医辩证论治
(1)肝郁气滞、肝肾亏虚型
主症:潮热汗出、失眠、烦躁、疲乏、骨关节疼痛等症状,舌红少苔,脉沉细。
病机:多因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滞,加之患者多行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损伤正气,内分泌治疗药物耗气伤阴,久病伤肾,最终出
现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冲任不固.
治法:疏理肝气、滋肾益肝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
熟地12g当归身15g、白芍12g、枣仁10g、
山萸肉10g、茯苓12g、山药10g、柴胡15g、
栀子10g、丹皮12g、泽泻8g、合欢皮10、
炙甘草3g、
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早晚温服。
(2)脾肾亏虚、阴阳失调型
主症:潮热汗出、心悸失眠、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抑郁、阴道干燥、疲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肝气郁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气血生化乏源;药毒内伤,脾失运化,日久则虚;久病体虚,脾肾亏虚,阴阳失调。
治法:补脾益肾、调理冲任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当归15g、太子参15g、白术20g、茯苓12g、
首乌10g、女贞子12g、枸杞子10g、生地12g、
元胡10g、郁金15g、生甘草5g、
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早晚温服
(3)肾阴亏虚、虚火内扰型
主症:头晕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烦躁失眠、舌淡、苔薄白或薄
黄、脉沉细。
病机:久病伤阴,肾阴亏虚,虚阳上浮,虚火内扰。
治法:滋补肾阴、调理阴阳。
方药:熟地15g、旱莲草20g、女贞子15g、益母草15g、
仙茅6g、淫羊藿6g、知母10g、黄柏10、
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早晚温服。
(4)肾阴不足、心神失养型
主症:身困乏力、腰膝酸软、心悸怔忡、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久病伤阴,肾阴亏虚,肾水不能制约心火,心肾不交,心阴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
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0g,丹皮15g,
炒泽泻10g,茯苓15g,甘草6g,淮小麦30g,
大枣10枚加减。
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早晚温服。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综合征是因乳腺癌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后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症候群。其特点是发生率高,临床症状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规范治疗的连续性。目前西医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归属于“郁证”“不寐”“百合病”等范畴,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其症状的多样性不利于中医的归纳总结,且疗效的评定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