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方主之。
茯苓(一两)桂枝(一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上四位,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优。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蔚按:此承上,服五苓散,多饮暖水以出汗。人知五苓之用在汗,而不知五苓之证在渴也。五苓证之渴,为脾不转输,非关胃燥。推而言之,不输于上为渴,不输于中为水逆,不输于下为小便不利。虽有烦热之病,责在水津不能四布,故白术、桂枝之辛温不避也。论曰汗出而渴,可知中焦水谷之津发泄而伤脾,脾伤则不能输津而作渴,故取五苓散布散其水津。若不渴者,中焦之液未伤,只用茯苓甘草汤,取茯苓之利水,俾肾水不沸腾而为汗。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长沙方歌括》作者陈修园。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明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