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核心考点执业药师考试必背的中成药核心 [复制链接]

1#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中药二的中成药是历年考试的重点,里面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是大家备考的一大障碍。本篇文章总结了中成药核心考点,并且利用谐音、趣味小故事等帮助理解记忆,愿在执考的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巧记:大勺炒姜汁:大-大枣、勺-白芍、炒-甘草、姜-生姜、汁-桂枝。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药桂枝-助阳解肌发表;臣药白芍-敛营阴;二者合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抓住要点表虚有汗,卫气不足,毛孔张开,汗出)。

表实感冒颗粒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巧记:表实,表皮很紧实,毛孔张不开,所以是无汗。用汗法去治,就是发汗解表。与桂枝合剂有汗区分。

感冒清热颗粒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巧记:通过药名去记忆,感冒-表证-解表,清热也是功效,是风寒感冒,所以要疏风散寒。

正柴胡饮颗粒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感冒。

巧记:柴胡可以退热,功效里有“解热”字样,带“正”字的一般有止痛功能。关于正柴胡饮抓住解热止痛。

总结:桂枝合剂、表实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都属于辛温解表剂,功效里一般会有发散风寒、疏风散寒字样。要知道它们的归类,大方向不要错。

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银-金银花;翘-连翘;二者合用疏风散热,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功能与银翘解毒丸类似。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注:双-双花-金银花;黄-黄芩;连-黄连。故双黄连口服液中并不含有黄连。

羚羊感冒胶囊

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连花清瘟胶囊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巧记:榴莲,榴-流行性感冒;莲-连花清瘟胶囊。

解表胜湿剂

九味羌活丸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巧记:黄帝尝百草,心细流川枫:黄-黄芩、帝-地黄、尝-苍-苍术、百-白芷、草-甘草、心细-细辛、川-川芎、枫-防风)。

功能: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君药羌活-善除在表风寒湿邪;

黄芩-清热燥湿;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防止辛温苦燥伤津。掌握地黄、黄芩的配伍意义。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荆防颗粒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

注:荆-荆芥,散风解表防-防风,祛风胜湿

祛暑解表剂

藿香正气水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巧记:解物理化学:解-解表;化-化湿;理-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藿香正气水含乙醇,对乙醇过敏者禁用。

扶正解表剂

参苏丸

功能: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主治: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注:参-*参-益气;苏-紫苏叶-发表散寒。止咳,行气宽中。通过参苏二字可以推出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的功能,容易遗忘的是它祛痰止咳的功能,我们通过参苏玩坦克谐音记忆,坦克-祛痰止咳。

祛暑剂

六一散

组成:滑石粉、甘草。

滑石粉、甘草比例是6:1,故名为六一散。

功能: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

甘露消毒丸

功能: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主治: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

巧记:分析名字,联想记忆功能,甘露-水-湿消毒-解毒。

紫金锭

功能:辟瘟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

巧记:分析名字,紫-紫斑-消肿止痛。

六合定中丸

功能: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巧记:分析名字,中-和中;六-六神曲-消食;六-六月-热,祛暑。

清暑益气丸

功能: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巧记:通过名字联想记忆。

表里双解剂

葛根芩连丸

功能: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以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注:葛根-解表-治泄泻;芩连-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防风通圣丸

功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泻下剂

当归龙荟丸

功能:泻火通便。

主治:肝胆火旺所致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

麻仁胶囊(软胶囊、丸)

组成:火麻仁、大黄、苦杏仁、炒白芍、枳实(炒)、姜厚朴。

功能:润肠通便。

主治: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

增液口服液

功能: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主治: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

功能: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治: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注:通便灵突出一个“灵”字,所以治疗的便秘种类多,掌握该主治。并与通便宁相区别。

苁蓉通便口服液

功能: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主治:中老年人、病后产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肉苁蓉-补肾阳;记住“榕须”二字,榕-苁蓉通便口服液、须-虚性便秘。

舟车丸

功能:行气逐水。

主治:水停气滞所致的水肿。

属于峻下剂,依据名字联想记忆,舟-水、车-车胎气。

清热剂

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

巧记:车通黄龙山,当地卸柴草。车-车前子;通-木通;黄-黄芩;龙-龙胆草;山-山栀子;当-当归;地-地黄;卸-泽泻;柴-柴胡;草-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注:车前子、木通、泽泻三药合用导湿热从小便而出;酒当归补血,地黄养阴清热,使祛邪而不伤正。

黄连上清片

功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

巧记:上清,能够往上跑的邪气,有风热火。

温里剂

*参理中丸

功能:温中散寒,健胃。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巧记:江中健胃:江-姜-君药;炮姜-散寒;中-温中;健胃也是功能。

小建中合剂

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大勺炒姜糖汁)

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

注:君药为饴糖,甘甜,能补能缓。

四逆汤

功能: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主治: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注:滚痰-逐痰;石-凉-降火。

补虚剂

四君子丸

功能: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巧记: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脾气好-益气健脾。

补中益气丸

组成:炙黄芪、*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大枣、生姜。

巧记:*旗诸升,柴米姜枣归。意思是*旗升起来了,中国共产*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人民有了柴米,还吃上了姜和枣。*-*参旗-黄芪;诸-白术;升-升麻;柴-柴胡;米-皮-陈皮;归-当归。

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黄芪、柴胡、升麻三药共同发挥升阳举陷的功能。

参苓白术散

功能:补脾胃,益肺气

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戊戌六君子在一起谈话-化痰)。

香砂六君丸益气健脾,和胃(香砂-木香砂仁)。

桂附地黄丸

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注:渔夫单要熟蟹:渔-酒萸肉;夫-茯苓;单-牡丹皮;要-山药;熟-熟地黄;蟹-泽泻。

功能: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注:六味地黄丸是桂附地黄丸减去肉桂和附子。渔夫单要熟蟹:渔-酒萸肉;夫-茯苓;单-牡丹皮;要-山药;熟-熟地黄;蟹-泽泻)。

功能: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人参归脾丸

组成: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

巧记:香草夫人骑着白龙马,从远方归来。香草-木香甘草;夫人-茯苓酸枣仁;骑-黄芪;白龙-白术龙眼肉;远-远志;归-当归。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宁心。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

巧记:人参-补气归-当归-补血脾-健脾。

和解剂

小柴胡颗粒

组成:柴胡、黄芩、*参、大枣、生姜、姜半夏、甘草

巧记:生芹菜炒大虾:生-生姜;芹-黄芩;菜-柴胡;炒-甘草;大-大枣;虾-半夏。

功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

逍遥颗粒

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

注:柴胡-疏肝解郁闷;当归白芍-养血调经)。

加味逍遥丸

功能:疏肝清热,健脾养血。

主治: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

注:加味,加栀子及牡丹皮,可以清热。

理气剂

四逆散

功能: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主治: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痢疾。

注:与四逆汤区别,四逆汤回阳救逆。

木香顺气丸

功能: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湿阻中焦、脾胃不和所致的湿滞脾胃证。

治风剂

川芎茶调散

功能: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注:君药川芎-头痛要药。

正天丸

功能: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注:名字带“正”字的功能里有“止痛”。

天麻钩藤颗粒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主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

外科、皮肤科中成药

连翘败毒丸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疮疡。

牛黄醒消丸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热毒郁滞、痰瘀互结所致痈疽发背、瘰疬流注、乳痈乳岩、无名肿毒。

注:牛黄-清热解毒;麝香-活血。

当归苦参丸

功能:活血化瘀,燥湿清热。

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粉刺、酒皶。

注:当归-活血;苦参-苦寒-清热燥湿。

消银颗粒(银-银屑病)

主治:血热风燥型白疕和血虚风燥型白疕。

妇科常用中成药

大黄蛰虫丸

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癥。

主治: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

益母草颗粒

功能:活血调经。

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

妇科十味片

功能:养血舒肝,调经止痛。

主治: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

七制香附丸

功能:舒肝理气,养血调经。

主治:气滞血虚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少,闭经。

安坤颗粒

功能: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主治: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巧记:安坤,形象记忆。安抚坤宁宫里空虚的女人。虚-阴虚女-调经。

八珍益母丸

功能: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注:八珍=四君子+四物,补气补血;益母草-活血调经。

乌鸡白凤丸

功能: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注:容易遗忘“止带”功效,利用“白带”二字加强记忆,白-乌鸡白凤丸;带-调经止带。

少腹逐瘀丸

功能:温经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

艾附暖宫丸

功能:理气养血,暖宫调经。

主治: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

注:附-香附-疏肝理气。

固经丸

功能:滋阴清热、固经止带。

主治: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

生化丸

功能:养血祛瘀。

主治:产后受寒、寒凝血瘀所致的产后病。

桂枝茯苓丸

功能:活血,化瘀,消癥。(血余震)。

主治: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

儿科常用中成药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主治: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肿痛。

儿感清口服液

功效:解表清热,宣肺化痰。

主治: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

注:感-感冒-表证-解表;清-清热;感清-感情好-儿童之间感情好;在花坛玩耍-化痰。

小儿泻速停颗粒

功能: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

主治: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

止泻灵颗粒

功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

巧记:利用“灵气”二字:灵-止泻灵;气-益气。

小儿消食片

功能:消食化滞,健脾和胃。

主治:食滞肠胃所致的积滞

小儿化食丸

功能: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主治: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

一捻金

功能:消食导滞,祛痰通便。

注:捻-捻碎-把食物捻碎-消食捻-黏-黏痰-祛痰。

肥儿丸

功能:健胃消积,驱虫。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

龙牡壮骨颗粒

功能:强筋壮骨,和胃健脾。

主治: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

巧记:壮骨-强筋壮骨;关于和胃健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孩要想长得壮,需要脾好胃好。

眼科常用中成药

黄连羊肝丸

功能:泻火明目

注:黄连-苦寒-泻火肝-目。

明目地黄丸

功能:滋肾,养肝,明目

注:地黄-滋肾阴。

石斛夜光颗粒

功能: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主治: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巧记:夜光-在夜里也能看见光-明目;石斛-石-凉-清泄肝火。

耳鼻喉、口腔科中成药

耳聋丸

功能: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耳聋左慈丸

功能:滋肾平肝。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巧记:耳聋左慈丸=六味地地黄丸+柴胡+磁石。

千柏鼻炎片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注:柏-柏树-屹立于风雪之中-祛风活血。

藿胆丸

功能:芳香化浊,清热通窍。

注:藿-广藿香-芳香化浊;胆-猪胆粉-苦寒-清热。

辛芩颗粒

功能: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主治: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

巧记:军训时,辛勤母亲顶风瞧看我们,给我们鼓舞志气。风-祛风;瞧-通窍;鼓-固表;气-益气。

黄氏响声丸

功能: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巧记:发出响亮的声音去谈话:发出响亮声音-开音;谈话-化痰。

俯:中成药合理联用

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

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

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

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心;

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

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新养胃和脾。

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症,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

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症,常用黄酒或白酒送福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

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

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症,以起到增强疗效协同作用。

(1)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容丸、脑立清胶囊(片)+十六味地黄丸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功效。

(1)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2)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子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1)舟车丸常配合四君子丸同用

(2)金匮肾气丸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1)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

(2)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1.执业药师考试千人

2.“环球执业药师交流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