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粹中医医院朱利群进补膏方 [复制链接]

1#

淄博卫生复制ID?:ziboweisheng

搭建沟通桥梁,传递卫生资讯,播报行业信息,聆听您的声音,我们与您一路同行。_?请复制上面
  朱利群,医院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五年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至今。
  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内、妇、儿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妇科疾病,根据女性不同阶段生理病理特点,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急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等分型论治,疗效确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活血化淤、软坚消结、理气止痛、补气扶正为原则,选择相关药物,组成内异症消方,经临床验证,效果明显,对慢性盆腔炎,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侧重调整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门诊时间:每周三、六
  “中医膏方非常适用于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亚健康人群,具体服用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朱利群告诉记者,膏方是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的症状和自身特点而专门拟定的,不能“千人一方”。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朱利群,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内、妇、儿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妇科疾病。她告诉记者,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经过她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已在中医治疗妇科疾病、调节女性健康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有赖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此理论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相对应。据此,朱利群副主任中医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女性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妇科良方、对于常见的月经失调、痛经、闭经、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等妇科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对于一些难治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独特的治疗方法。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运用内异症消方系列规范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症,采用四型分治,促卵泡发育;对不孕症,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促排卵、健黄体。
  此外,中医诊治讲究辨证施治,同是月经不调,可能症状相近,但诱发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大相径庭,不能等同而论。因中医可综合患者情绪、气血、脏腑等多方面情况,故对妇女的月经病、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通过中药的有效调治,可达到扶正却病的目的,治标而且治本。
  由于中医对身体全面的调理和标本兼治的改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女性的
  
  调经养血膏
  当归60克制香附、紫丹参、焦白术、延胡索、*参、川断、白芍、丹皮各45克南柴胡、陈皮各30克川芎15克 上药水煎3次,每次2~3小时,去渣滤汁,浓缩度至不粘纸为度,另加阿胶45克,益母草膏45克,红糖适量,拌匀,熬炼成膏。 每服15克,每日2次,开水化服。 疏肝理气,调经养血。用于情志不畅,肝郁气结,血行瘀滞,行经腹痛,胸胁满痛,脘腹胀闷,烦躁易怒等。
  养血当归膏 当归克*参、白芍、熟地、黄芪、茯苓各50克、川芎、炙甘草各25克阿胶1克 取当归粗粉60%乙醇毫升,浸泡1周,过滤,将乙醇收回,再将当归残渣与川芎、*参、白芍、熟地、黄芪、茯苓、炙甘草等药混合入锅,照量加水5倍,浸渍4小时,煎透过滤。 加阿胶,与当归液合并浓缩,至粘稠,兑入等份炼蜜,熬炼成膏。 每服9克,每日3次,开水化服。 调经补血。用治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后阴血不足,经来量少。面色萎黄,肌肉销售等。
  归芍膏滋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各30克柴胡25克甘草45克 上药以水煎2次,去渣并汁,冰糖融化熬去水气,并汁熬成糊状。 一次9克,每日2服,开水化服。 调经理气。用于妇女肝气郁结,月经不调,胸腹胁肋胀满。
  一草膏滋 益母草0克当归克川芎克熟地克白芍克红糖2克蜂蜜克 前5味药以水煎煮3次,分别取汁,去渣,并汁,先武火后文火煎浓,加红糖、蜂蜜炼至膏状。 每服10克,每日2次,黄酒或开水调服。 补血调经。用于血亏虚弱,经脉不调,崩漏下血,胎漏,不孕及溺血便血等。
  鸡血藤膏 鸡血藤1g阿胶g 鸡血藤刨片,清水浸泡1宿,煎煮8小时,去渣取汁,静置取清液入锅内熬浓,加阿胶烊入收膏。 每服15g,每日2次,白开水冲服。 养血和血,轻身爽体。用于血行不畅,血虚不荣,肢体麻木,拘挛不便,腰膝痿痛,及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
  八珍益母膏 鲜益母草克白芍50克熟地黄克白术(麸炒)50克当归克茯苓50克川芎50克甘草25克人参50克 益母草淘净晒干,切为小段,置大锅中,加水淹没后高出二三存,大火煎至草烂、滤取清汁,入小锅内,文火煎为稀膏。人参研为细粉。 余药依常法浸泡煎汁,过滤浓缩,加入益母草膏,人参粉及炼蜜克收膏。 每服10克,每日2次,温黄酒冲服。 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亏,不思饮食,体弱无力,月经不调,赶前错后,经色不正,或腰酸腿胀,赤白带下,经久不孕,胎动不安等症。
  妇经膏 鳖甲(制)克地骨皮60克白芍60克甘草(蜜灸)20克熟地黄80克香附(制)60克续断60克当归60克膏蒿60克益母草40克川芎30克云茯苓60克黄芩60克丹参60克焦白术60克南沙参60克杜仲40克阿胶60克梨清膏80克 主药置砂锅内加水侵泡一夜后,反复煎煮3次,将所得药汁混合,纱布过滤,文武火浓缩后,加入梨膏、阿胶(烊化)搅匀即成。 每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滋阴、养血、调经。用于阴虚内热,口干咽燥,心烦不眠,潮热骨蒸,月经失调,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黑有块等病症。
  鹿茸膏 鹿茸12.5克鹿角胶7.5克红参30克白术(炒)30克茯苓30克甘草15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白芍(酒炒)30克熟地黄60克香附(醋制)30克枸杞子30克益母草膏克 鹿茸、红参研为极细粉末,鹿茸角、益母草膏另置备用。 将其余药物依常法侵泡、煎煮、过滤、浓缩后,加入红参粉、鹿茸粉、鹿角胶(烊化)、益母草膏,搅匀,加入炼蜜克收膏。 每服10克,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调养经血、补肾益精。用于妇女气血两亏,体弱无力,腰腹疼痛,月经不调,经久不孕,以及男子遗精滑泄,形体瘦弱,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
  益母膏(一) 鲜益母草0克当归克白芍(酒炒)克川芎克熟地黄克 益母草洗净晒干,切为小段,置于容器内加水高出药物三寸许,大火煮烂,滤取清汁,小火箭为清膏。 其余药物加水侵泡一夜后,煎煮3次,所得药物混一处,过滤,煎为清膏。用红糖1克,锅内炒至溶化,加入2药膏,搅匀即成。 口服1次20克,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冲服。 调经养血,祛瘀生新。用于妇女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经色紫黯,及产后恶露不尽,小腹疼痛等症。
  益母膏(二) 益母草若干 将益母草捣烂熬膏。 每服15~30克,每日2次。 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胎动不安,腹痛下血,产后泻血,产后血晕,中风,产后咳嗽,恶心吐酸,胁痛无力,产后痢疾,产后崩漏,产后带下,产后二便不通,烦躁口苦等症。

(供稿: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