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南药镇这一路一个药镇一种守望 [复制链接]

1#
五年磨一剑,药镇传佳讯。在千年药乡磐安,当地孩童也能掰着手指细数出几种中药材:“贝母,诗曰言采其虻,虻即贝母也,可泻热、润肺、清虚痰;白芍药,可补血,泻肝……。”

口口相传的药语,勤勤恳恳的劳作,是祖祖辈辈药农、药商心照不宣的默契。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中,浸泡在醇浓的药香里,传承、守正、创新,江南药镇守望着悬壶济世的初心。

传承中药非遗,守住文化之根

记忆里的家乡味道,是药香。不知是谁家心灵手巧的姑娘,喜欢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种起各种药材,慢慢地,一年到头都有药花开。邻居家的稚童指着一株金黄色的小花问她,这花怎么这么漂亮,她说“何止漂亮,这金银花是好东西,泡茶喝好处多呢!”一眼望去,整个村子随处可见药材,户户种药材,家家闻药香。提起磐安中药材的渊源,可谓说来话长。

关于磐安药材种植的记载,可溯及唐代,兴盛于宋代,迄今已有多年历史。民国年间,“磐五味”就已作为著名道地药材蜚声中外。历史上,磐安曾有“药花开满若霞绮,玄参白术与白芍,更有元胡,万国皆来市”之记载。

近日,和新城中学一路之隔的九和堂药材行成了在校学生的“打卡点”,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纷纷前来参观,只为一睹“磐五味非遗体验馆”真容。“这个是元胡,大家可以摸一摸,那边有加工切片的老物件,我给大家示范一下······”体验馆负责人杨定升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解。

磐五味非遗体验馆位于九和堂药材行楼上,是杨定升个人出资建设的一个小型“磐五味”药材科普基地,占地虽不足平方米,却生动地展示了“磐五味”古法生产加工技艺。体验馆开办以来,杨定升为了给学生讲解药材知识,时常顾不上药材行的生意。

为什么要弄一个这样的体验馆?杨定升有自己的考量:“我办非遗体验馆,就是为了把传统中药材的根留住”。杨定升说:“现在科技水平发展快,药材现代化加工日渐普及,但是老祖宗教导我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操作技艺不能忘,这些是我们守护浙产好药的底气”。

传承千年药乡传统,深耕八万亩磐安药田。江南药镇是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也是全省唯一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岁月悠悠,传承先辈遗风,融入现代文明,新一代药镇人勇立潮头,力争把江南药镇建设成为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的历史经典小镇。

加强科研驯化,守住中药之真

今年的秋冬季节,对于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技术部的王盼来说格外重要,团队协作完成的玄参DUS指南研制与浙玄参品种选育工作将迎来阶段性成果。趁着天气晴好,团队成员到大盘镇下寮村50亩玄参种源保存展示示范基地观测记录。这里收集着国内5省8县区的优良玄参品种15种以上,也是目前国内品种收集最全、规模面积最大的玄参种源收集与栽培示范基地。

“受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委托,我们组织开展玄参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编硏,测试指南有望作为我国玄参新品种选育的行业标准。”一说起玄参基地,王盼滔滔不绝,对其产地、性状、品质如数家珍:“细微的数据差别,都会影响药材质量,我们能做的就是严谨、细致,守住药材的‘真’”。

“好药”的生命在于“质量”,道地性是中药材质量的重要保证,江南药镇为此不断努力,坚持保护繁育优质道地药材种源。江南药镇在新渥、大盘、安文等地新建0多亩磐安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浙产药材种质资源圃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繁育驯化基地,谋划建立统一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确保优质种源的持续稳定供应。

如今,作为著名的“中国药材之乡”,磐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磐五味”“新磐五味”为当家品种的精品道地药材成为磐安中药产业发展的金名片。我县境内有药用植物种,种类数量占全省的68%,是“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大盘山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以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药兴镇,“浙八味”药材城云集天下药商。来到药材交易市场,一袋袋浙贝母引起了外地药商的惊叹:“这浙贝怎么还带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