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znlvye.com/黄芪
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药用价值
表虚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
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补气健脾,常与*参、白术等配伍。
食用价值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1
黄芪建中汤
配方:黄芪15g、桂枝30、白芍60g、生姜30、甘草20g、大枣12个、饴糖g。
制法: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黄芪建中汤是一剂处方,源于《金匮要略》,配方主要有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等,重在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2黄芪桂枝五物汤
配方:黄芪9g,桂枝9g,芍药9g,生姜18g,大枣4枚。
制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方剂名。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3黄芪煮粥
配方:*参20克,黄芪15克,大枣10枚,大米克。
制法:先水煎*参、黄芪。慢火煮40分钟后,药渣留汁,入大米、大枣共煮成粥。
黄芪、*参补脾益气,用大枣协同奏效。用于脾虚气弱,体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或易于感冒。健脾益气和中。适用于慢性胃炎病久体弱,症见神疲纳呆、畏寒肢冷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芪,补药之长”,足以见得黄芪在普通消费者日常滋补养生中的地位!黄芪虽好,怎么能选择好药材?怎么选择好工艺?当然是认准扬子江黄芪精!都说扬子江黄芪精!到底哪里精呢?
1、药材精
有句话说的好:“药材道地,药才地道”,中药最重要的就是药材的质量。
《中国药典》规定药材黄芪只来源于两种植物,一是膜荚黄芪,另一个就是蒙古黄芪。蒙古黄芪也就是常说的“北芪”,其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膜荚黄芪,所以素有“北芪赛人参”的说法。
扬子江黄芪精采用的就是内蒙古道地产区GAP基地的纯正“北芪”药材,其品种、农残、化肥、生长年限等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控制,并且选用的是其中的特级品,从源头上把控了黄芪精的质量。
2、工艺精
百年古训“炮制虽繁必不能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中药的使用除了药材要好,但药材的炮制也同等重要。
炮制,是中药使用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加工理论,炮制前后会对药材的功能主治产生很大的差异。《中国药典》只记载了蜜炙作为黄芪的炮制方法。《本草蒙筌》记载“生用治痈疽,蜜炙补虚损。”说的是黄芪,未炮制的生品偏重治疗毒疮脓肿等,而蜜炙之后的黄芪更偏重补益气血。
扬子江黄芪精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及《中国药典》标准采用工业化的蜜炙技术,生产出的黄芪精补气血效果独树一帜,这是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的其他黄芪精、黄芪饮片和黄芪颗粒等都不是蜜炙黄芪。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主要含有两大类有效成分,一类是皂苷,一类是多糖,试验表明,普通的黄芪饮片煮水、泡水,只能提取出多糖,皂苷溶出极少(相似相溶原理)。但是扬子江黄芪精通过现代化的工艺保证了黄芪精同时提取出多糖和皂苷类的成分,更利于吸收,把花出去的钱都吃回来,所以补气效果更好。
扬子江黄芪精对于经常感冒的人群(一年感冒5-6次以上,包括小孩、妇女、老人等)、容易疲劳、固本止汗、精神不足、气血不足、气色不好的消费者效果特别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