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风湿免疫病药物有副作用,还该不该吃 [复制链接]

1#

“药物副作用那么大,这个药应该吃吗?”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的风湿免疫病的朋友都有问过,不少药物都有副作用,为何医生还要给患者开这些药呢?

针对这个问题,今天由我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潘美芳来为大家解答!

不少药物都有副作用,为何医生还要给患者开这些药呢?

这是因为,疾病对人体产生的损害比药物的“副作用”大得多!疾病越重,对身体可能造成的损害越大,医生开药时能接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就越大!反之,医生就会选择更加安全的药物。而且,即使有副作用,也不是说你吃这个药,百分之百就会有副作用。副作用的风险,很多时候远远小于不治疗的风险。所以,要首先考虑药物的治疗作用,治好病才是最主要的。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药物,包括水杨酸类、传统NSAIDs及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早期应用NSAIDs可有效缓解病情,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损伤最为常见,此外还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如何避免:注意用药量,若是胃肠道易受损,则可以在排除心血管健康风险的情况下服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有时也可以和胃黏膜保护药联合应用;如果关节肿痛缓解,则应减少NASAIDs的用药量或改用外用制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量使用以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NASAIDs。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CS)是抗炎抗过敏的强效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选择性使用GCS,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关节炎症状,但停药后易出现反跳现象。长期使用GCS可造成停药困难,且随着剂量增大及疗程延长,易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高血压、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如何避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的用药,不要盲目使用或停用。

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主要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青霉胺、硫唑嘌呤、环孢素。这类药物起效较慢,但是对缓解关节破坏具有明显疗效,尽早使用可明显改善RA的远期预后。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等。如何避免: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的服用,在服药时应注意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也要避免与其他有明确肝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4、生物抑制剂

目前,生物制剂主要有TNF拮抗剂、IL-1受体拮抗剂、IL-6抑制剂、B细胞清除剂、T细胞靶向剂等。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皮疹和皮肤瘙痒及肝功能异常等。如何避免:在使用前要先排除感染,若自身易受感染或(和)肝功能不全则需慎用。

5、中药成分

白芍总苷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雷公藤总苷的常见不良反应是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性减弱、皮肤色素沉着,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如何避免:服用前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及近期有无生育计划,同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一旦出现可疑的反应,要立即咨询医生,寻求之后的用药意见。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风湿科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规范使用风湿科药物,并随时监测病情的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了副作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风湿科药物的疗效,又能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其副作用。

长期服药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在医生开出药物后,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

2、尽量不要空腹服药。当然有些药物为了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注明要空腹的则另当别论。

3、可以分批服药,例如每周的甲氨喋呤可以分成两次服用。(具体情况请咨询主治医生)

4、对于有些药物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可以加服保护胃的药,例如达喜。

5、遵从医生的随访建议,定期回访并进行血检、尿检等以随时调整用药。

6、不要随意加减药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不能怕副作用而不吃药,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这些要点,你记住了吗?如还有任何疑问,可来电咨询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