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新年不白过 http://m.39.net/pf/a_5863540.html黄芪配伍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点击上方“小喇叭”,听专家详解黄芪配伍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所有慢性胃肠病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那么西医在治疗这一疾病时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呢?主要采用的是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法,但是疗效并不是特别好。“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西医名词,中医把它归在脾胃病的范畴里,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那么临床中呢,中医临床中啊,慢性浅表性胃炎大致可分为五个证型——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气亏虚型以及瘀血停滞型。今天我们医案中的老中医遇见的是一位脾胃气虚兼有瘀血的患者。那么他用黄芪配伍其他药物,并且多次进行加减化裁,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在看医案具体医案之前呢,我们还是先来看下黄芪的性味归经与主治功效。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图|黄芪
医案中的患者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据她说,她胃疼的老毛病已经有5个年头了,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那么一个月前呢她做了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她平时啊一旦着凉或者受累,胃疼的情况就会加剧。空腹不吃饭胃也会疼,吃了饭胃疼的症状就能够缓解减轻。她胃疼的部位比较固定,喜揉喜按,食欲不太好,偶尔还会有反酸的临床表现。她平时呢还特别容易感到倦怠劳累,精神气好像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但睡眠情况还算正常,另外还有大便不成形的表现。那么我们来看她的舌象脉象,舌暗红,苔白根腻,脉弦涩,说明她患病日久,病邪已经入络成瘀了,而且还有湿浊内生的征象。辨证辨成什么型呢?前面已经说了,就是脾胃气虚,兼有瘀血。那么治疗方法呢我们理应采用健脾益气,和络止痛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处方:
炙黄芪30g、川桂枝10g、炒白芍2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制乳香3g、铁树叶30g、炙甘草6g、乌贼骨30g、蒲公英30g、益智仁10g、砂仁3g、白豆蔻5g,服7剂
那么吃了7剂药之后呢,患者就来复诊了。反馈胃疼的症状有所缓解,大便也逐渐开始成形了,但偶尔有抽搐的表现。于是在前方的基础上加了延胡索10g,又继续吃了7剂,吃药后患者的疼痛基本消失了,后来多次复诊,医生呢根据患者的机体反馈,随证加减调理,吃了大概有10周的中药,随访半年症状都很稳定。
这个方子中呢,黄芪益气健脾;桂枝、白芍调阴阳;生蒲黄、五灵脂、制乳香,还有铁树叶活血散瘀、通络止痛;益智仁温脾止泻;砂仁、白豆蔻化湿开胃;考虑患者有反酸的表现,所以加了蒲公英清宣郁热。
想学习更多黄芪配伍
请下载零零医app
登录学习平台
学习更多中药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