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政策密集推动国企改革加速央企整合主题贯穿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政策密集推动国企改革加速 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导读:


政策密集推动国企改革加速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政策红线落定:国家加码监管围堵国资流失


“改革牛”能有多牛?先看看国资改革会怎么改


牛市远未结束国企改革成新风口


政策密集推动国企改革加速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从“1+N”个方案首次明确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日前审议通过坚持*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重磅文件,无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速。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已再次进入政策密集推动阶段,而坚持*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文件审议通过,将有利于保障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在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临近和中国中车复牌的双重催化下,国企改革将是驱动6月蓝筹阶段性行情的最大主题。


推进改革力度加大


一位国资研究专家表示,中央深改领导小组此次审议通过的两份文件,将有利于保障国企国资改革顺利推进。坚持*的领导,加快形成国资监督体系,为下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提供体系性制度保障;在国企改革顶层意见出台之前,中央先行出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体现了稳妥改革,保障先行的意图。


该人士指出,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制度体系,由若干文件组成。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发现:5月5日召开的十二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三个有利”的标准;6月5日召开的十三次深改会议,提出改革的两个保障机制,都是为大规模的改革提供准备,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渐行渐近”。


实际上,从政策层面来看,国企改革任务进一步明确,推进力度正在加大。


此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已相继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加上此次通过的坚持*的领导和防止国资流失两份文件,目前已通过了4份国企改革相关文件。


5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将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非公经济等改革议题放在突出位置。18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1+15”个方案,并指出今年将“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制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企混合所有制等系列配套文件”。5月25日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特别提出,今年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6月4日,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此外,近日,国税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包括母公司向子公司、子公司向母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等四种情形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可以享受递延纳税待遇,无疑为国企并购重组创造条件。


央企整合主题贯穿全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已再次进入政策密集推动阶段,各部委对于国企改革的高度重视以及积极推动,都显示其深化国企改革的决心,预计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近期出台概率较大,将带来国企改革主题全年最强“风口”。


随着总体方案出台的临近,资本市场央企改革概念股的表现风生水起。6月5日,沪指一举突破5000点,央企国资改革概念股表现活跃,板块上涨2.93%,中粮地产、新兴铸管、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个股涨停。被动型分级基金国企改B,近半个月也已上涨逾50%,反映投资者对国企改革概念的强烈预期。


二级市场上,首批央企试点企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旗下公司在上周表现不俗。其中,国投新集已连收两个涨停、中纺投资、中粮生化、中粮地产、洛阳玻璃、瑞泰科技等周涨幅均超30%。


消息层面,6月1日,国资委公告指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据悉,新组建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预计将于本月内挂牌。备受瞩目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事宜尘埃落定,中国南车6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中国南车”更名为“中国中车”,股票8日起复牌。


同时,地方国资层面,继黑龙江出台分类监管实施意见后,5月30日,广州市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出炉,提出到2017年,市属企业调整至30户左右,资产证券化率要从目前的20%上升到70%,2017年将超过70%,致使广东国资改革概念股大涨。


6月2日,珠啤集团100%国有股权划入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股权划转后,珠啤集团将成为国资发展的全资子公司,而国资发展由广州市国资委全资持股。此前,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已参与广州友谊收购越秀金控100%股权的定增,以及广州浪奇的定增计划。广州国资发展作为国资运营平台的作用正逐渐清晰。


齐鲁证券认为,在预期顶层设计方案近期出台和8日中国中车复牌的双重催化下,国企改革将是驱动6月蓝筹阶段性行情的最大主题。以资本平台为核心的央企整合加速推进,会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预期。首先,无论是从保障国有资产在关键领域做大做强,还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走出去,央企整合具有牵动全局的作用,将受到政策持续强力推动;第二,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根据“十二五”规划央企数量将减少至家的要求,央企整合在今年必然会加速推动,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因此,今年以来有关键人员调动以及所在行业有明确产能整合政策的央企集团,将是6月国企改革主题的最明确受益对象。


申万宏源认为,一旦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地方国企改革将加速。地方国资资产整合是地方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证券化率、改善经营现状的重要抓手。2014年初以来,地方国企累计收益跑输央企,估值相对较低,未来空间巨大,对标央企,地方国企资产回报率、权益报酬率等指标落后,更有必要加快改革。从区域来看,可重点关注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以及山东改革推进速度较快区域。(中国证券报)


政策红线落定:国家加码监管围堵国资流失


继《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之后,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6月5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会议指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合力。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完善制度、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完善追究制度。


媒体从国资委获悉,针对地方国资监管工作,国资委法规局正在加快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并加紧指导地方国资委进一步强化出资人监督工作。


在多位专家看来,如何守住"底线"成为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本轮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地带"加强监管,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是实现本轮国企改革目标的"底线"。


一位权威人士对媒体透露,下一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是否程序规范和合理定价,是否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将成为监管重点,特别要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另外,还要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化公为私的工具。(经济参考报)


“改革牛”能有多牛?先看看国资改革会怎么改


对本轮牛市一个标准的提法是“改革牛”,那么这里的改革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或许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里的改革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资本市场本身的改革,譬如一直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的注册制改革,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等,主要是推动建立一个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且满足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的资本市场;而另外一个则是市场上投资对象的改革,如果市场比较完善了,但上市的公司无论是治理结构还是结构分布,以及发展模式都很陈旧,那么也无法形成大牛市氛围,无从为投资者提供好的投资机会的。今年以来,中小市值成长股出现了较大的上涨,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应该说功不可没。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深层次改革,进而让众多相关企业受益。


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国资改革的问题,这无疑也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题材。中国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在保证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国资也出现了经营效率低、创新能力弱以及发展缓慢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而资本市场的建立,为借助股份制的优势推动改革提供了通道。特别是前几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国资控股的股份制公司的活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距离各方面的要求,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这也就构成了在当前条件下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就资本市场而言,利用其优势,推动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以及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去年年初,在市场总体上还比较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石化对下属炼油板块所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大大提升了公司本身的估值,客观上也为该板块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今年,国家为消除南车和北车之间客观上存在的非良性竞争,实施了两车合并的战略。尽管说合并才刚刚完成,但此间南车和北车的股价大涨,市值成倍提高,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合并这一改革措施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其未来协同效应发挥的充分预期。现在,由南车和北车合并后组建的中车即将上市,它所具有的规模优势与竞争力,由此将得到集中的释放,而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其成长前景将更加明显,进一步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也就是可以预期的事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国资改革正在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酝酿多时后有望起步。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尽管盈利能力超强,但往往被诟病为受到垄断地位保护。在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客观的,包括混合所有制在内的系列改革,是实现银行业突破的重要举措。对此,资本市场的认识是十分清楚的,同时迅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与此同时,各个地方的国资改革,也开始加快步伐,因此也就有投资者表示,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国资改革会成为市场的一个重点,并且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充当引领行情的角色。


此前有人把此轮牛市称之为“资金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是比较容易根据资金的供求关系,测算出股市能够达到的理论高度的。但是,当我们看到,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改革牛”的话,也许就得重新来判断行情的强度了。还在熊市中开始的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给大家上了一课,而南车和北车合并题材所形成的行情,更是让人们大开眼界,那么银行的混和所有制改革呢?无疑是会充满想象力的。参与此轮牛市行情的投资者,一定要对“改革牛”有足够的估计,要看到改革题材正成为推动股市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对国资改革题材的重视,无疑是当前重要的操作思路。(证券时报 申万研究所)


牛市远未结束国企改革成新风口


大盘突破5000点,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张延闽依然相当淡定,认为牛市行情远未结束,国企改革、工业4.0、北斗导航等主题值得重点布局。不过,他提醒投资者,成长股的超额收益并非无限制,留意市场或许会出现风格转换。张延闽2014年10月开始掌管基金通乾,以47.68%的年收益率在传统式封基中拔得头筹;今年1月接手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年内已获得75.4%的收益。


资金政策推市场走牛


在5000点关口,张延闽认为牛市行情远没有结束。


张延闽分析,这轮牛市最大的推手是流动性,因此要重点考察流动性因素。“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银行存款大约是17万亿,去年底增加至50万亿。而最新M2数据是128万亿,相较2007年也差不多增长三倍。M2每年还有约10%左右的增长。前几年房地产吸收流动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资本市场是消化流动性的最佳选择。源源不断流入的新资金是推动股市向牛的最大动力,而目前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步伐仍没有转变。”张延闽说。


除了资金面,政策面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张延闽表示,改革预期也是推动本轮牛市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改革步伐仍在持续。“政府更希望市场是慢牛。但虚拟经济上去容易下来难,跌幅过大容易出现踩踏,对股民的伤害比较大。政府对股民是呵护的。”


张延闽还提及一个数据——券商开户数。数据显示,一季度券商出现开户潮,而半年之后高净值客户或将开通融资融券业务,部分券商再融资提高两融业务空间,股市会迎来一波资金潮。


市场投资风格分化


张延闽认为,后市将延续风格轮动行情。“牛市股价是水涨船高的过程,部分板块股票表现一波,另一部分就显得便宜,价值洼地显露出来,资金便会涌入填平。”他提醒要时刻注意风格转换。


对于新进资金走向,张延闽认为主要是要看投资者的偏好。“之前买成长股的投资者可能还会偏好成长股,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这轮上涨,并认为确实有上涨的逻辑;而喜欢金融地产股的会觉得成长股市盈率高涨幅太大,而且现在转向恐怕两边被‘打脸’,所以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张延闽说。


对于后市,张延闽认为,在慢牛节奏下,市场风向不会太快向金融地产转变,后期主要还是会在各个板块中寻找具有成长性的优质标的,并在仓位上逐步调整。


看好三个方向


站在目前时间点,张延闽更看好三个方向:工业4.0、国企改革和北斗导航。


现在来看,工业4.0板块已经呈现了一波非常漂亮的涨幅,而国企改革还没有太大动静,表现甚至弱于沪深300指数。张延闽认为国企改革可能会是下一个风口,其逻辑在于政府想通过股票市场的繁荣、股权融资来解决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结构庞大而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仔细看国有企业的市盈率,现在被高估的程度并不高。“国企的主要问题在于经营体制不顺畅,经营效率没有得到释放。一旦进行改革,市场化能给这些庞大的国企带来新的生命力。这一块也将显著受益。其中不少股票具有较高潜质。”(证券时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