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月经崩漏案例一则补肾,宜与气血同调养 [复制链接]

1#

今天分享一个月经崩漏的案例。

前几天,门诊上来了一位患者,28岁,备孕四年没怀上。平时月经周期不太正常,月经量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不稳定,淋漓不尽,颜色比较淡。患者脸色也比较苍白。

诊室的王大夫接的诊,王大夫四诊合参,发现脉象细,舌苔薄白,颜色淡,面部浮肿,经过问诊,患者平时怕冷,容易腰膝酸软,浑身疲乏无力。

辩证:患者平时怕冷,面色苍白无血丝,这是肾阳虚的表现。肾阳虚的患者,固摄经血的功能就会减弱。就是大夫门诊上经常说的:身体管不住经血了,导致胞宫蓄溢失常。月经该来的时候不来,该走的时候哩哩啦啦不走。时间久了,月经不规律,排卵也很难规律。考虑是功能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的。

听到这里,患者也比较崩溃,她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不排卵,担心自己再也怀不上了。

王大夫安抚她,临床上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中医治疗起来不算困难,治疗思路就是在辩证的基础上:肾阳虚首先要补肾阳;长期的月经淋漓不尽,面色苍白,说明气血亏虚,补血;另外长期月经不规律,内分泌紊乱是必然的,还要辅以调经。三者兼顾调理。

第一次开方子,王大夫以补肾固冲,止血调经为主。组方:熟地黄、当归、炒白芍、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炒杜仲、川断、菟丝子、仙灵脾、阿胶珠。

整个组方中,乌贼骨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疗崩漏、吐血、便血以及外伤出血;茜草炭有活血凉血的功效,可以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者崩漏。其他的多为滋补肾阳的药物,君臣辅佐,药对配伍。

对于月经崩漏的患者,中医调理秉承“先止血,后复旧,结合澄源”。什么意思呢?就说,对于崩漏的患者来说,月经淋漓不尽,日积月累,肯定会气血亏虚甚至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会怎么样呢?子宫卵巢得不到濡养,气血亏虚反果为因,经血固摄不住,淋漓情况愈演愈烈。

所以在崩漏患者的治疗中,除了要辩证病因之外,一定要抓住肾虚这个主要病机,始终不能忘了补肾治本调经这件事。

调经在中医上,本身又很有学问:经后期着重补肾调肝养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非经期着重助阳活血,促进阴阳转化,诱发排卵;经前期着重补肾阳养肝,维持黄体功能;月经期,着重活血调经。慢慢一圈一圈的,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恢复排卵。

另外,崩漏的患者易流产,妊娠后应积极保胎,以免流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