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年顽固性头痛,中医采用7味药经络治疗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吉报调查」

头痛来袭,痛不欲生,感觉下一秒脑袋就要爆炸,甚至怀疑脑袋里是不是长东西了,要不要做CT、核磁共振?一番检查下来四个大字:未见异常,什么问题都没有。尝尽各种办法,还是每天都痛,如果再伴随天旋地转的晕眩,那滋味简直了……

患者王某,女,62岁。因头部胀痛5年余、加重伴眩晕1年,于年7月3日来医院就诊。

年12月,患者头胀不适,眼球活动受限,枕区有异物感,医院确诊为“左眶内肿物”。年5月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症状未减轻。年6月,患者间断发作眩晕、严重时无法行走,医院神经内科行MRI和CT,均无明显异常,给予开具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服药后症状减轻,偶有眩晕感。

患者头部胀痛,视物旋转,无法行走,枕区及肩膀不适,面色稍红,口渴,无汗,无明显身热、呕吐,纳眠一般,二便调,舌红少苔,脉浮数有力。经络诊察:触摸枕区、颈部至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有异常感。

治疗:依六经辨证属太阳经,针处方为足太阳膀胱经“阿是穴”加合谷穴、太冲穴、足三里穴、腕骨穴、攒竹穴。

针时患者身体微出汗,起针后眩晕、视物旋转感消失,枕区和肩膀不适感好转,继续观察。

7月6日,患者家属诉针灸后当日下午,患者感觉眼前似有东西划过、而后眼前黑线消失,且左眼眼球终于可以转至眼角(年术后六年间均无法转至眼角),眼球活动良好、仅有少许阴影。

二诊:7月10日,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头胀及枕区痛感大为减轻,背肩部偶有不适,眼前有阴影,仍口渴、不易出汗,舌红少苔,脉浮数。

治疗:针处方如前,加中药。

处方:葛根汤加减

葛根30g、生麻黄9g、桂枝9g、白芍9g、大枣9g、生甘草9g、生姜9g

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2次分服。

三诊:7月17日,患者诉服药后可出汗,口渴、眼前阴影、枕区及肩背疼痛等症状已消失。为巩固疗效,再给葛根汤加减,服7剂。

一月后随访,已痊愈。

专家言:本例属中医“眩晕”范畴,通常认为病机在“肝”或“风”,但通过脉诊和经络诊察,其病机在“太阳经”,脉浮有力表明病属于阳而在表,因此选择足太阳膀胱经,而非足厥阴肝经。

太阳经包含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依经络循行,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至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故疏通本经可促进眼球灵活度,临床表现为患者左眼眼球活动度恢复正常(黑珠可到达眼角)。

患者头背肩部疼痛,口渴,无汗,脉浮数。

据《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及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无风,葛根汤主之”。

故在针刺太阳经的同时,辅以葛根汤,经络经方结合,针药并用以求消散筋结、疏通本经,调和营卫,达到及强化疗效。

头痛是一种很狡猾的病,它的病因很复杂。不论是器质性病变,情绪还是饮食,甚至环境都会导致。据说至少有85%的人,在一年之内至少会遇上一次头痛。还有些人,每个月准时报到。一次两次还可以忍,如果每天都痛,让人怎么忍?切记不要随意服用止痛药,简单化对待!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刘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