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归四逆汤临证实例 [复制链接]

1#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当归四逆汤,源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尤其在厥阴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认为是治疗因血虚寒凝而引发的厥证的主导方剂。在《伤寒论》第条中,有这样的记载:“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此方的主要应用范围。对于手足厥寒这一症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机理。手足作为人体的末端,依赖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无论是气虚还是血虚,都有可能导致手足厥寒的症状。而脉细欲绝,从中医的角度解读,这是因为体内阴血虚弱,导致血行不畅,无法载气、养气。当气血无法到达四肢末端时,便会出现手足厥寒的情况。当归四逆汤的组成和用量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从成分上看,它实际上是桂枝汤去生姜,然后加入当归、细辛和通草。桂枝汤本身是调和营卫的良方,在这里被用来调和阴阳。桂枝与甘草的辛甘组合,旨在化生阳气;芍药与大枣的酸甘组合,则是为了滋养阴血。这样,阴阳之气得以顺畅交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当归在此方中担任君药的地位,它的主要作用是养血通脉。而细辛这味药的辛温特性,使其具有通达三阴之气血的效能,能将严寒从表散去。至于通草,多数医家认为它相当于今天的木通。木通具有通九窍、通关节的作用,有助于开启厥阴之阖,使气行于肝。但需注意,由于木通味苦性寒,脾胃阳虚的人在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并酌情减量。

关于当归四逆汤的加味方及其对应的主治疾病,《伤寒论》有着详细的论述。在《伤寒论》的第条中,描述了一种针对“内有久寒”的病证所用的方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个方子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吴茱萸半升和生姜半斤。这里提到的“内有久寒”,主要指的是厥阴肝经的脏寒。与上一条所描述的厥阴肝经的经寒有所不同,寒邪起初侵犯的是肝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传入肝脏。另外,对于那些体质偏阳虚的人,寒邪可能直接侵入肝脏。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作为厥阴之脏,内含相火。如果肝脏血虚,肝体得不到足够的濡养,就可能出现各种病证。因此,方剂中选用了当归和白芍来滋养肝血、滋补肝阴,这样也可以抑制相火的妄动。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观点,“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所以,方中加入了甘草和大枣来缓解肝脏的急迫状态,同时培补中土。中土得到补益后,可以化生更多的气血,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营养。此外,《伤寒论》还强调了脉的重要性,因为脉是血液的府库。为了确保脉的畅通和血液的正常流动,必须注重温通经脉。因此,方中加入了吴茱萸这味肝经药物,其具有温阳散寒、疏肝下气的功效。同时,生姜作为一种辛温解表药,与吴茱萸配伍使用时,可以将肝脏中的寒气发散到体外。在煎服此方时,需要特别注意方法。原文指出,将这九味药与适量的水和黄酒一同煮制,去滓后分五次服用。黄酒作为一种古代的清酒,可以起到辛温散寒、温通经脉的作用,与方中的其他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散寒的效果。综上所述,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作为一种针对“内有久寒”病证的方剂,通过养血滋阴、温阳散寒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仔细的配伍和严谨的煎服法,确保药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

遵照仲景的教导,我选择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在此方基础上,我巧妙地配伍了黄芪,旨在汲取当归补血汤的精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外,鸡血藤的加入,旨在养血通经,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元胡活血行气止痛,乌药温经散寒,小茴香则擅长温经止痛、理气和胃。失笑散的活血化瘀止痛功效也不容小觑。黄酒的辛散特性,与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煎服法相结合,旨在温通经脉,协同诸药发挥更强的散寒效果。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证明了我们的治疗策略是正确的。于是,我继续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为基础,并根据患者腰酸痛的症状,加入了杜仲、桑寄生和川断,旨在利腰脊、治其标。值得注意的是,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治疗因血虚阳弱导致的肢厥。然而,考虑到患者脉细血弱,我担心四逆辈的辛热性质会耗伤阴血。因此,我调整了治疗方案,从温热转为通阳的方法。肢厥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病机大多与阴阳不相顺接有关。具体来说,阴阳不相顺接的原因可分为邪阻与正虚两类,且这两类原因之间也存在相互交织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必须细致辨别、审慎用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