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哮喘病真难受,看中医如何调理 [复制链接]

1#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变异性炎症疾病,全世界约有1.5亿人患有此病。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变及空气污染加重所致,哮喘的发病情况呈全球上升趋势,哮喘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深深地困扰著人们。

哮喘病主要在冬季发作,感觉就象被人卡住了脖子,呼吸困难,咳嗽,气急,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的整夜不能平卧,生活不能自理。西医治疗哮喘,主要使用气管扩张剂,例如:麻黄素或类固醇,就可达到扩张气管和消炎的目的。如果觉得内服药效太慢,就用喷剂直接喷到气管附近。总之是扩张了气管就好,只要吸到氧气就算是成功。

此病乃六淫侵袭,七情内伤所致

中医看病却是大不同的。哮喘病在中医又称“吼病”,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肾的亏损引起的,哮喘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是肺,本是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哮喘发作时需以治标为主,以止哮平喘;而缓解时则要重在治本,补肾益气。如果既有实证,又有虚证,那么治疗时,就要标本兼顾,虚实同治。当哮喘病急性发作的时候,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为消炎祛痰、止咳平喘。如果是风寒引起的哮喘,中医有一味小青龙汤,能平喘散寒,治疗可用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半夏,五味子、甘草、干姜等药物。如果是风热引起的哮喘,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等药物治疗,此方称为麻杏石甘汤,有清热、化痰、定喘的功效;如果是痰多引起的哮喘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药物治疗,此方称二陈汤,有燥湿化痰、降气定喘之效。此外,如果哮喘兼有喘促气短、言语无力、咳声低微、自汗怕风等肺气虚的症状,则可以加用六君子汤,它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组成,有益气、健脾、平喘之功。如果有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更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畏寒等肾虚症状出现,可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它是由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等组成的,有补肾纳气之功效。

《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小青龙汤药方

如果在平缓期,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来保健。款冬花是治疗肺病的首选食品。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款冬花含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蒲公英黄色素以及鞣质、挥发油、三萜皂甙、芸香甙等成分。患者可以将款冬花泡在蜂蜜里服用,称为炙冬花,可以润肺止咳平喘。款冬花如果与紫菀配合,可以化痰止咳。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可以治遇冷发作的痰嗽哮喘,疗效颇佳。民间还常以冬花与知母、贝母合用,治久咳不止,并有“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的谚语。哮喘病也是有季节性的。白露前后,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病率均较高,哮喘病的发生与患者自幼过多食用咸的食物有关。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从而导致支气管对致病原的刺激反应过度。因此,素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白露前后更应格外注意低盐饮食。(白露时间为公历9月8日,农历闰七月十六。)哮喘患者除了要注意低盐饮食外,应选择健脾补肾、养肺止咳、祛痰止喘的食物或中药,如梨、莲心、大枣、萝卜、百合、白果、枇杷、荸荠、木耳和蜂蜜等,合理搭配熬制成药粥,或制成膏滋,以便长久服用。

款冬花是常用的养肺保健品

如果肺气虚弱的,可以吃点百合粥(百合加大米煮粥),喝点人参汤(人参、橘皮、苏叶等煎水当茶饮)。脾气虚弱的可用健脾化痰的药膳。如用萝卜、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加水煎煮,滤取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加白糖,做成膏滋,有理气化痰、健脾宽中的作用。肾气虚型可食用核桃,灵芝之类的。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两字,勿食肥甘厚腻熏烤之物,勿食生冷辛辣之品,勿食过甜过咸之食,因这些都可使脾胃失调,聚湿成痰,诱发哮喘。平时避开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物”,如虾蟹、海产品、烟酒、花生和牛奶等。饮食不可太饱,以免胃部过度充盈,向上挤压膈肌,从而影响肺部呼吸,加重哮喘。

冬病夏治三伏贴

哮喘病是慢性病,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的调理,保健,争取让哮喘没有发作的机会。比如哮喘病患者对被褥和枕头的灰尘,扫地飞扬的尘土,带毛的动物,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烟雾,汽车尾气,树和花的花粉,强烈的气味和气雾剂,感冒,比较过敏,所以尽量不要接触这样的环境。在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在背部贴上“三伏贴”,可以治疗哮喘病,达到冬病夏治,预防发病的作用。就是将白芥子、细辛、乾姜、附子等药材用姜汁调敷,做成膏药,敷贴在大椎、定喘、大抒、肺俞、风门、厥阴、膏肓、肾俞等穴位上。每次敷贴四小时,每隔七至十天敷贴一次,敷贴三次,有效率可达80%。夏季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穴位所贴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这时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预防哮喘在冬季发作。

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