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郁先调气,治气先调肝,张仲景一千古名方 [复制链接]

1#

我一直说,大部分的抑郁症,要先调肝。很多人来问我,为什么抑郁症要调肝呢?抑郁症不是心理上的问题吗?跟肝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在中医里认为情绪的变化与气的运行密切相关,而肝是主疏泄的器官,对于气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理肝气,使之畅通无阻,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关键。

有次在乡下义诊,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说,“医生,那种经常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想哭,还不喜欢出门,一出门就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就马上要回家,是不是就是得了抑郁症?”

我跟说他这个情况很大可能就是抑郁症,当我准备详细的问一些症状的时候才知道,不是他自己得了病,而是家里的老人。因为听说乡里有老中医义诊活动,就想带着老人来看一看,但是老人不愿意出门,怎么劝都不出来,这才自己先过来看看。

中医看病讲的是望闻问切,哪一项都进行不了怎么辩证开方呢?我说你稍等一会儿,等到义诊活动结束了,我跟你去家里给老人看看。

他很感激,觉得现在的医生能做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了得。但是我却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之前的很多老中医,老前辈都是这样,以患者为重,包括我的父亲也是这也样,乡里乡外不方便出门看病的,他都会上门看诊。

这个老太太大概是一年之前,断断续续出现失眠,医院看,开安眠的药,刚开始还有效果,但是现在效果越来越小,就感觉一直无法进入到深度睡眠,感觉似睡非睡。

一个月之前跟家里人生了一场气,出现焦虑,还说感觉内脏灼烧,头晕头痛,医院检查,心脏血液脑部都没有问题,就是睡眠不好,食欲不好,浑身没有力气,多愁善感,也不愿意出门,一出门就紧张,想要回家。

脉象缓弱,舌苔腻。

她这个就是典型的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最直接的表现是情绪低落,性格敏感,或经常烦躁,容易发火,时常伴有头痛、胸胁胀痛、腹部胀满、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当时给她开了个方子:柴胡、炒当归、炒白芍、炒白术、茯苓、甘草、丹皮、栀子、香附、郁金、青皮、陈皮、生大麦芽。

这个方子里面,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就是逍遥散的配伍,能够疏肝解郁,调脾胃,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香附、郁金、青皮、陈皮和大麦芽增强理气行滞、开胃之效;丹皮和栀子清火热,防止因肝郁时间长生热。

张仲景的千古名方,调气疏肝是核心,通过精心配伍的药物,达到调理肝气、平衡气血的目的。这个方剂中,既有疏肝解郁的药物,又有调和气血的药物。这些药物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患者的身体,正好能够改善老人的肝气郁滞、食欲不振、胁肋、胃脘部位胀满等症状,帮助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

这是去年的事情了,这位老人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饮食睡眠情况都很好,也愿意出门了,还能自己出去逛集买菜。

所以说,很多抑郁症问题就出在肝上,找到问题所在,就很好解决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