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渠江岸汉阙乡村里城里一个样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渠江岸汉阙乡 村里城里一个样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走进渠县,但见文明氛围悄然提升——大街小巷、居住小区与农家小院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农贸市场秩序井然;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卫生、美观;公路两旁少了“白色垃圾”和野广告,多了绿树和文明宣传牌……


去年以来,四川渠县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宕渠大地呈现出“天蓝地绿人文明”的崭新面貌,生活在这方水土的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变化与发展的强劲热力!


干部作风转好执政威信提升


“高大密、一线天,雨天一身泥、晴天尘扑面”,曾是渠县城乡环境的写照。


去年3月,渠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和工地乱象等问题,用3年时间实现城乡面貌较大改观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迅速在全县刮起风暴:各乡镇、单位都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切实把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政主要领导身临环境整治第一线,靠前指挥,带头参加市容环境的治理活动;广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小街小巷,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困,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出现在群众面前。


在渠县,每周五下午的“大扫除”雷打不动,已坚持了一年多。县委书记和县长以普通市民身份带头参与清洁环境集中行动。渠江镇解放社区的背街是一条“城中村”,道路坑洼不平、路灯残缺不齐、垃圾成堆。在环境治理中,挂包这个社区的宣传部组织畜牧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在一周内不仅全部清除了陈年垃圾、硬化了道路、重新安装了路灯,还增设了垃圾筒。对此,群众感慨地说:“领导干部隔三差五就过来走访,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把问题解决得又好又快!”


环境变促进作风变,一大批治理外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以前,干部很难得进入到千家万户。”渠县县委书记邓瑜华说,环境治理“大走访”过程中,全县有3000多个贫困家庭子女读书、低保户、就业等问题现场解决,“干部能力得到检阅。”


城市管理有序环境品位提升


犹如一夜春风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吹开了全县市容市貌的美丽“花蕾”。


夜晚,走上景色宜人的渠城东区滨江大道,只见四方游客登堤凭栏,观渠城风姿,赏渠江美景。在五光十色的彩灯辉映下,一座座高楼更显得璀璨夺目,滨江护栏和渠江大桥如两条彩龙蜿蜒,江面波光潋滟,令人陶醉。


渠城人口密集、街道狭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从细微之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此,该县把城区划分为24个环境治理责任区,把街道、生活小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工作,落实到24个县级领导和全县100多个部门头上,建立“县级领导挂包、辖区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实施、挂包部门连责”的联动挂包机制;对临街3000多个单位、店铺、施工工地,实行“门前六包”责任制,还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美化亮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环境治理一年多来,渠县从“清洁卫生”做起,逐步提高到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内涵等各方面,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改善人居环境城乡文明提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一年多来,群众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好了。


居住环境改善,不仅令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更舒适,也改变了乡村的模样。天星镇合力村、中滩乡中滩村等地从改厨、改厕、改圈和整治草堆、土堆、粪堆、垃圾堆等入手,开展村容环境整治,对村里的房屋进行粉刷美化,拆除乱搭盖的棚舍,并在道路沿线设置垃圾池和果皮箱……如今,村容村貌呈现出了城市小区的特色,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村里与城里一样干净、美观。”


深刻的环境变化改变着人们的卫生习惯和审美观念,让渠县城乡居民“修炼”出一连串新习惯:发现乱丢的,有人提示;车辆乱停的,有人投诉;破坏公共设施不良行为,有人制止;门前绿化,家家动手……农村也和城里一样,面貌一新、干净整洁,还涌现出了20多个生态文明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