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黄芪、肉桂(补气温阳)组成,适用于五脏虚劳,气血两虚,兼有阳虚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党参甘润甘补,白术补健兼有,茯苓渗湿健脾,甘草和百药,你会发现很多广东人煲汤就用这些药,这四味药是《神农本草经》中都是列为上品药,有益又朴实,低调奢华,就像君子一样,所以又叫四君子汤。中医的调气是治病的根本。气虚用四君子汤,如果湿重的要加半夏,陈皮,就成了陈夏六君子汤,但夏天到了,很多人反而脾胃虚寒,那么把四君子汤的茯苓换成干姜,把干姜作为君药,就变成温中,这就是理中汤。但夏天除了虚寒还有暑湿重啊,所以理中汤中加砂仁、半夏,既能温化寒饮又祛痰湿,这就是砂半理中汤。怎么知道是不是湿重?把脉啊,脉濡滑主湿。但普通人不会把脉,那就看舌头,舌体胖大,或者齿痕多,舌苔发白而厚,就是有湿。胃寒无湿用理中汤。吃了生冷胃抽痛,这就是胃寒。如果身痛而四肢末端冷还拉肚子,就要加入附子,就成了附子理中汤。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当归补血养肝,熟地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你可以理解当归、熟地、白芍都是养血的,川芎是拉着这些血走遍全身。四君+四物=八珍,所以八珍是气血双补的,十全大补是在八珍的基础上加肉桂、黄芪。为什么要加肉桂、黄芪?因为阳虚啊,阳虚就得兼补阳,但气血虚又不能用太辛燥伤血的药,所以肉桂就当仁不让,而黄芪呢补气升阳,与人参一起加大推动作用。如果因气血亏虚厉害,虚寒在内,格阳在外,那么加上附子就能回阳救逆,引阳归舍。但现代人压力大,气机不顺畅,偏偏又虚劳,真是太补也不行,不补更不行,两难啊,那么把川芎去了,加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这就是人参养荣汤,比十全大补汤更适合,现在有中成药人参养荣芄。十全大补汤怎么用?看看下面我的一个患者39岁,男,经常周身酸胀,头发就很少,30多岁已经半秃,老忘事,头晕,脚软,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赚钱,却要养6个人,我一把脉,就知道他是太累了,身体透支了,可能以前就想小感冒之类的小病也不当回事,熬着熬着就成这样了。气血亏虚得厉害啊,不把气血补起来,怎么能除病根?我给他用的就是十全大补汤加减,就算这样,也调理了两月余才好。钟南山说:救一个人,先救观念。别忘了,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已最贵,保重身体。按:十全大补汤,并不是什么都补,主要用了气血亏虚兼阳虚者,不适用于阴虚(此方偏温热,阴热者用就像火上加油)、痰浊重、或感受外邪时总结:气虚用四君,血虚用四物,气血双虚用八珍,气血双虚兼阳虚无痰浊者用十全大补